薛寶釵·雪竹。。環山樵。 大雪北風催,家家貧白屋。玉樹猶難伸,壓倒千竿竹。高節志凌云,不敢當滕六。君子本虛心,甘自低頭伏。無復綠猗猗,何如在淇澳?寒林盡白封,奚第瑯玕獨。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搦管坐空齋,不聽聲謖謖。緬懷文典可,佳畫添幾幅。更思僵臥人,豈只食無肉。
竹深不放斜陽度,橫披澹墨林沼。斷莽平煙,殘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荒亭旋掃。正著酒寒輕,弄花春小。障錦西風,半圍歌袖半吟草。
獨游清興易懶,景饒人未勝,樂事長少。柳下交車,尊前岸幘,同撫云根一笑。秋香未老。漸風雨西城,暗欹客帽。背月移舟,亂鴉溪樹曉。
齊天樂·竹深不放斜陽度。宋代。吳文英。 竹深不放斜陽度,橫披澹墨林沼。斷莽平煙,殘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荒亭旋掃。正著酒寒輕,弄花春小。障錦西風,半圍歌袖半吟草。獨游清興易懶,景饒人未勝,樂事長少。柳下交車,尊前岸幘,同撫云根一笑。秋香未老。漸風雨西城,暗欹客帽。背月移舟,亂鴉溪樹曉。
詠歸堂隱鱗洞。宋代。王汝舟。 先生名利比塵灰,綠竹青松手自栽。擬把一竿盤石上,幅巾閑過峽山來。清時通退一何忙,撫志山西漢仲長。靜覺眼根無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隱德家聲累世聞,考盤幽澗作閑人。夭紅過眼隨榮謝,菊秀蘭香自占春。種竹淇園遠致君,生平孤節負辛勤。需賢側席非無意,地遠言輕豈易聞。
。。。
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
問華胄,名淇澳。尋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
滿江紅·詠竹。。陸容。 不種閑花,池亭畔、幾竿修竹。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風動仙人鳴佩遂,雨余凈女添膏沐。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問華胄,名淇澳。尋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嬌金屋。坐蔭從容煩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觸。歷冰霜、不變好風姿,溫如玉。
新竹。清代。鄭燮。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下年一作:明年)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唐代。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迸籜分苦節,輕筠抱虛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差池下煙日,嘲哳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馀陰。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仆亦以為知言也。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
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唐代。陳子昂。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處,見明公《詠孤桐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有金石聲。遂用洗心飾視,發揮幽郁。不圖正始之音復睹于茲,可使建安作者相視而笑。解君云:“張茂先、何敬祖,東方生與其比肩。”仆亦以為知言也。故感嘆雅制,作《修竹詩》一首,當有知音以傳示之。龍種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峰嶺上崇崒,煙雨下微冥。夜聞鼯鼠叫,晝聒泉壑聲。春風正淡蕩,白露已清泠。哀響激金奏,密色滋玉英。歲寒霜雪苦,含彩獨青青。豈不厭凝冽,羞比春木榮。春木有榮歇,此節無凋零。始愿與金石,終古保堅貞。不意伶倫子,吹之學鳳鳴。遂偶云和瑟,張樂奏天庭。妙曲方千變,簫韶亦九成。信蒙雕斫美,常愿事仙靈。驅馳翠虬駕,伊郁紫鸞笙。結交嬴臺女,吟弄升天行。攜手登白日,遠游戲赤城。低昂玄鶴舞,斷續彩云生。永隨眾仙去,三山游玉京。
詠竹五首。明代。憨山德清。 寒飛千尺玉,清灑一林霜。縱是塵心重,相看亦頓忘。矯矯凌云姿,風生龍夜吼。霜雪不知年,真吾歲寒友。霜干寒如玉,風枝響似琴。瀟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葉落根偏固,心虛節更高。一林寒吹發,清夜伴松濤。淇澳春云碧,瀟湘夜雨寒。虛窗人靜聽,颯颯響瑯玕。
畫竹歌。唐代。白居易。 植物之中竹難寫,古今雖畫無似者。蕭郎下筆獨逼真,丹青以來唯一人。人畫竹身肥臃腫,蕭畫莖瘦節節竦。人畫竹梢死羸垂,蕭畫枝活葉葉動。不根而生從意生,不筍而成由筆成。野塘水邊埼岸側,森森兩叢十五莖。嬋娟不失筠粉態,蕭颯盡得風煙情。舉頭忽看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西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里雨中看。幽姿遠思少人別,與君相顧空長嘆。蕭郎蕭郎老可惜,手顫眼昏頭雪色。自言便是絕筆時,從今此竹尤難得。
詠檐前竹。南北朝。沈約。 萌開籜已垂,結葉始成枝。繁蔭上蓊茸,促節下離離。風動露滴瀝,月照影參差。得生君戶牖,不愿夾華池。
題李次云窗竹。唐代。白居易。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紛紛雪里看。
東湖新竹。宋代。陸游。 插棘編籬謹護持,養成寒碧映漣漪。清風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籜時聞聲簌簌,放梢初見葉離離。官閑我欲頻來此,枕簟仍教到處隨。
石竹詠。唐代。王績。 萋萋結綠枝,曄曄垂朱英。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嘆息聊自思,此生豈我情。昔我未生時,誰者令我萌。棄置勿重陳,委化何足驚。
竹石。清代。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堅勁一作: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