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旦登高第,青衫偃壯圖。蘭臺收碩德,蓮幕得真儒。
江左風流敝,鄱陽習俗污。晨昏叢獄訟,利病倚謀謨。
郡政頹綱整,都民舊瘼蘇。英聲傳士庶,清議滿江湖。
事業人之表,機籌帝所需。大臣交薦擢,榮召計須臾。
有客材無似,謀身計大迂。志憎時態薄,道欲古人俱。
寓跡文章苑,棲魂典籍郛。傾螺思測海,擿埴強求涂。
不見孔之卓,安知柴也愚。駑蹤誰警策,弱質寡持扶。
與物睽違甚,惟公顧盼殊。滯頑真瓦礫,拂拭過璠玙。
陋學慚無狀,浮名出不虞。見知雖鮑叔,蒙遇豈夷吾。
朽木依刀尺,堅金屬范模。會須終盛賜,俾得望亨衢。
上劉推官一首。宋代。彭汝礪。 盛旦登高第,青衫偃壯圖。蘭臺收碩德,蓮幕得真儒。江左風流敝,鄱陽習俗污。晨昏叢獄訟,利病倚謀謨。郡政頹綱整,都民舊瘼蘇。英聲傳士庶,清議滿江湖。事業人之表,機籌帝所需。大臣交薦擢,榮召計須臾。有客材無似,謀身計大迂。志憎時態薄,道欲古人俱。寓跡文章苑,棲魂典籍郛。傾螺思測海,擿埴強求涂。不見孔之卓,安知柴也愚。駑蹤誰警策,弱質寡持扶。與物睽違甚,惟公顧盼殊。滯頑真瓦礫,拂拭過璠玙。陋學慚無狀,浮名出不虞。見知雖鮑叔,蒙遇豈夷吾。朽木依刀尺,堅金屬范模。會須終盛賜,俾得望亨衢。
彭汝礪,字器資,祖籍江西袁州區,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濱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彭汝礪讀書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義;與人交往,必盡試敬;而為文命詞典雅,有古人之風范。著有《易義》、《詩義》、《鄱陽集》等。彭汝礪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陽縣雙港鎮,其后裔以鄱陽濱田,雙港為中心,散居全國各省市等地。 ...
彭汝礪。 彭汝礪,字器資,祖籍江西袁州區,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濱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彭汝礪讀書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義;與人交往,必盡試敬;而為文命詞典雅,有古人之風范。著有《易義》、《詩義》、《鄱陽集》等。彭汝礪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陽縣雙港鎮,其后裔以鄱陽濱田,雙港為中心,散居全國各省市等地。
詠梅五十首呈史尚書。宋代。釋紹嵩。 洛陽三十六峰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今日偶題題似著,屋檐斜入一枝低。
枕上聞風。明代。紀青。 疏懶而今成自然,醒來不是聽雞年。霜風一夜寒多少,重理禪衣覆足眠。
賀新郎 蕭山縣署贅婿詞。清代。毛奇齡。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艷紅如剪。贅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題詩齊苑。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雙盞暮,酌來淺。萬條紅燭燒將短。更庭前、幾行畫扇,遮來宛轉。洗馬文章當日事,樂令風流不遠。況種得、藍田瓊琬。最羨今宵乘鳳處,聽秦臺、幾曲簫聲緩。烏鵲到,喜何限。
江南意。明代。高啟。 妾本南國姝,父母愛如珠。貌豈慚明鏡,身才稱短襦。學成采蓮唱,曉出橫塘上。舟小復身輕,隨風兩搖蕩。歸時曲岸傍,恰見貴游郎。輟歌欲轉棹,花淺不堪藏。將嗔卻成哂,相問那能隱。雖憐郎意深,終嫌妾家近。回首各盈盈,南湖月又生。煙波三十里,都是斷腸情。
嶼南宿別貢士林執中。明代。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花嶼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