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旦登高第,青衫偃壯圖。蘭臺收碩德,蓮幕得真儒。
江左風流敝,鄱陽習俗污。晨昏叢獄訟,利病倚謀謨。
郡政頹綱整,都民舊瘼蘇。英聲傳士庶,清議滿江湖。
事業人之表,機籌帝所需。大臣交薦擢,榮召計須臾。
有客材無似,謀身計大迂。志憎時態薄,道欲古人俱。
寓跡文章苑,棲魂典籍郛。傾螺思測海,擿埴強求涂。
不見孔之卓,安知柴也愚。駑蹤誰警策,弱質寡持扶。
與物睽違甚,惟公顧盼殊。滯頑真瓦礫,拂拭過璠玙。
陋學慚無狀,浮名出不虞。見知雖鮑叔,蒙遇豈夷吾。
朽木依刀尺,堅金屬范模。會須終盛賜,俾得望亨衢。
上劉推官一首。宋代。彭汝礪。 盛旦登高第,青衫偃壯圖。蘭臺收碩德,蓮幕得真儒。江左風流敝,鄱陽習俗污。晨昏叢獄訟,利病倚謀謨。郡政頹綱整,都民舊瘼蘇。英聲傳士庶,清議滿江湖。事業人之表,機籌帝所需。大臣交薦擢,榮召計須臾。有客材無似,謀身計大迂。志憎時態薄,道欲古人俱。寓跡文章苑,棲魂典籍郛。傾螺思測海,擿埴強求涂。不見孔之卓,安知柴也愚。駑蹤誰警策,弱質寡持扶。與物睽違甚,惟公顧盼殊。滯頑真瓦礫,拂拭過璠玙。陋學慚無狀,浮名出不虞。見知雖鮑叔,蒙遇豈夷吾。朽木依刀尺,堅金屬范模。會須終盛賜,俾得望亨衢。
彭汝礪,字器資,祖籍江西袁州區,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濱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彭汝礪讀書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義;與人交往,必盡試敬;而為文命詞典雅,有古人之風范。著有《易義》、《詩義》、《鄱陽集》等。彭汝礪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陽縣雙港鎮,其后裔以鄱陽濱田,雙港為中心,散居全國各省市等地。 ...
彭汝礪。 彭汝礪,字器資,祖籍江西袁州區,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濱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狀元。彭汝礪讀書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義;與人交往,必盡試敬;而為文命詞典雅,有古人之風范。著有《易義》、《詩義》、《鄱陽集》等。彭汝礪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陽縣雙港鎮,其后裔以鄱陽濱田,雙港為中心,散居全國各省市等地。
食薺有感二首 其一。。韓雍。 十月江南天未霜,蒙茸野薺滿園荒。旋呼童子尋根摘,便付庖人入鼎嘗。薦酒漫誇蒲筍懶,調羹殊勝韭芽香。居閒茹美皆君賜,補報無能感意長。
次韻題計宗道覲親卷。明代。謝廷柱。 巖松挺挺立秋霜,海蚌輝輝放夜光。柳種五株歸栗里,桃開千樹頌潘郎。鸞章褒及循良政,晝錦裁成戲舞裳。莫道云山容耋老,非熊應待夢周皇。
干樓晚眺 其一。明代。李贄。 呼朋萬里外,拍手層霄間。塞晚浮煙重,天空歲月閑。斷云迷古戍,落日照西山。幸有聲歌在,更殘且未還。
春日賜金園間居即事。清代。張廷玉。 溪流曲曲繞柴門,石作屏風樹作垣。每與野人臨水坐,梅花香里話君恩。
送僧懷師古庵住惠山并寫竹枝以贈。明代。王紱。 泉聲山色古今同,師去尤能繼若翁。臨別自慚無可贈,一枝聊為助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