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有逸老,雅尚在沉冥。狂詠曾譏鳳,貧帷每聚螢。
瓢聲猶厭聒,鼠味肯知腥。憤發窮三傳,謀貽但一經。
仙郎真漢俊,高步涉虞廷。起草推長策,伏蒲犯怒霆。
奉常酬壯績,朝寧仰儀刑。豈敢薄鴻路,其如戀鯉庭。
陳情頻抗疏,予告喜揚舲。子以卿為月,親看壽是星。
椿萱榮暮景,岡阜祝遐齡。莖掌攜金露,華筵倒玉瓶。
齊年俱鶴發,雙杖并鳩形。誥下鸞新紫,符來烏自青。
循陔思久渴,舞綵意方寧。菰米秋偏美,莼羹晚更馨。
君侯誇養志,明主待祈靈。海內況多事,能容愛獨醒。
許少薇奉常請告歸壽尊人賦贈。明代。余繼登。 東陽有逸老,雅尚在沉冥。狂詠曾譏鳳,貧帷每聚螢。瓢聲猶厭聒,鼠味肯知腥。憤發窮三傳,謀貽但一經。仙郎真漢俊,高步涉虞廷。起草推長策,伏蒲犯怒霆。奉常酬壯績,朝寧仰儀刑。豈敢薄鴻路,其如戀鯉庭。陳情頻抗疏,予告喜揚舲。子以卿為月,親看壽是星。椿萱榮暮景,岡阜祝遐齡。莖掌攜金露,華筵倒玉瓶。齊年俱鶴發,雙杖并鳩形。誥下鸞新紫,符來烏自青。循陔思久渴,舞綵意方寧。菰米秋偏美,莼羹晚更馨。君侯誇養志,明主待祈靈。海內況多事,能容愛獨醒。
(1544—1600)明河間府交河人,字世用,號云衢。萬歷五年進士。授檢討,與修《會典》。二十六年以禮部侍郎攝部事,請停一切誅求開采之害民者,又請罷礦稅中官,皆不納,郁郁成疾。著有《典故紀聞》、《淡然軒集》。 ...
余繼登。 (1544—1600)明河間府交河人,字世用,號云衢。萬歷五年進士。授檢討,與修《會典》。二十六年以禮部侍郎攝部事,請停一切誅求開采之害民者,又請罷礦稅中官,皆不納,郁郁成疾。著有《典故紀聞》、《淡然軒集》。
次韻黃仲宣九日。宋代。楊公遠。 又逢重九日,七載寓僧廬。送酒人何在,迎風帽自如。萸肥含味遠,菊瘦著花疎。只么酬佳節,詩成趼紙書。
跋虞丞相與趙撙節使帖還其猶子濟二首。宋代。楊萬里。 虞丞相與趙將軍,同策江淮第一勛。大羽進賢今寂寞,凌煙頌里感風云。
齋居 時隸司徒卿 其一。明代。韓邦奇。 奉天承帝戒,東省肅齋居。竹蔭春階月,燈明夜榻書。天風傳禁漏,郊露濕鑾輿。清曉朝班事,兢兢整佩琚。
登天安門城樓。近現代。陳仁德。 揮手憑欄意氣橫,狂飆浩蕩掃神京。只今惟有寒鴉噪,曾伴樓頭萬歲聲。
西湖留別。唐代。白居易。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弦。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鶯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城東行事去李簡夫甚邇可以卜見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戲為歌馳寄。宋代。彭汝礪。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鶯花留。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濡須南池水中洲,脫帽散發尋漁舟。夕陽扶欄持釣鉤,白蘋風起寒颼飗。別來紛紛幾春秋,彼此待盡棲林丘。滴淚落水東爭流,肺肝雖大不容憂。殘息乃復如懸疣,得官相望真如囚。李夫子,借使復得把酒與子飲,其樂還如昔時不。我今鬢發已絲志已偷,力不能前鈍如牛。泡浪亦悟吾生浮,尚壯欲以華簪投。日月逐逐同傳郵,何用自與身為矛。我歌草草子須酬,欲讀子歌銷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