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歸去病兼愁,又是經(jīng)旬不下樓。特為消魂人強起,綠窗風月控簾鉤。
蘭舫紀游 其六。清代。孫原湘。 春游歸去病兼愁,又是經(jīng)旬不下樓。特為消魂人強起,綠窗風月控簾鉤。
孫原湘(1760 ~1829)清代詩人。字子瀟,一字長真,晚號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蘇常熟)人。清嘉慶十年(1805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協(xié)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瑯、婁東、游文等書院講席,學生多有成就。他擅詩詞,主張“性情為詩之主宰”。又工駢、散文,兼善書法,精畫梅蘭、水仙。詩文與同時期的王曇、舒位鼎足,并稱“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閣集》。 ...
孫原湘。 孫原湘(1760 ~1829)清代詩人。字子瀟,一字長真,晚號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蘇常熟)人。清嘉慶十年(1805年)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協(xié)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瑯、婁東、游文等書院講席,學生多有成就。他擅詩詞,主張“性情為詩之主宰”。又工駢、散文,兼善書法,精畫梅蘭、水仙。詩文與同時期的王曇、舒位鼎足,并稱“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閣集》。
贈程潔庵五首 其三。元代。李道純。 庵兒潔凈元無物,只個瓊蟾養(yǎng)在中。功備煉成三五一,光輝南北與西東。
鵲橋仙。明代。沈宜修。 輕花拂露,長空掛月,人在秋香院小。盈盈一水兩相思,■能得、佩環(huán)聲繞。銖衣羅薄,翠蛾愁損,試向瓊綃低告。無端窗外曉光催,掩泣望、星橋又杳。
和兩翁軒。宋代。李之儀。 何處又傳金椀出,幾人爭看玉山頹。幽情不是風期舊,異境難從指顧開。猿鶴已回塵外駕,煙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終年謝劫灰。
和黃循齋送景正輔戶曹之夔三首。宋代。陽枋。 要路倦登臨,淵明徑好尋。卷收名利幟,揭示圣賢心。明使千家滿,霜從兩鬢侵。逃空三峽客,屬耳聽蛩音。
云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玄燁。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云。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干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歟已賦居巖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觴成底事,慶康寧、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
賀新郎·世路風波惡。宋代。辛棄疾。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將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干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歟已賦居巖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觴成底事,慶康寧、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