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猶營一畝宮,慶云西角桂橋東。春風楊柳知誰屬,自寫幽情唱永豐。
新居 其一。近現代。方鶴齋。 垂老猶營一畝宮,慶云西角桂橋東。春風楊柳知誰屬,自寫幽情唱永豐。
方鶴齋(1852—1940),名旭,鶴齋其號。安徽桐城縣人。桐城派古文家。歷任四川省夔州知府,留日學生監督、省學務處提督、省提學使、川東道臺。為官清正,大力倡辦新式學堂。因喜愛成都風物,遂家焉,竟成“成都五老”之一。詩、書、畫皆善。今存《鶴齋詩存》、《鶴齋文存》,皆門人以壽金刊印。 ...
方鶴齋。 方鶴齋(1852—1940),名旭,鶴齋其號。安徽桐城縣人。桐城派古文家。歷任四川省夔州知府,留日學生監督、省學務處提督、省提學使、川東道臺。為官清正,大力倡辦新式學堂。因喜愛成都風物,遂家焉,竟成“成都五老”之一。詩、書、畫皆善。今存《鶴齋詩存》、《鶴齋文存》,皆門人以壽金刊印。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自容趨藤山路古松皆合抱百馀尺枝葉扶疏行人庇賴為取松明者所刳剔因而摧傾十已六七良可惜也。宋代。李綱。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如何錐刀徒,使爭爝火明。傷膚及肌骨,風雨因摧傾。顛倒委榛棘,氣象猶崢嶸。行人失庇賴,佇立空凝情。緬想栽培初,愛護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幾經霜露零。一日毀有馀,百年養不成。忍使易凋喪,此理真難評。憶昔陶士行,為政有善經。擢禾與移柳,一一糾以刑。既往不及追,將來猶可懲。感動遂成章,庶幾知者聽。
夢錫遺蔗。宋代。孔平仲。 憶昔游五嶺,甘蔗彌野闊。一來瑯琊城,此味久所闕。商人自東南,駕海連天筏。所致雖不多,愛養尚如活。傍求未得之,分遺意特達。中凝甘露漿,外削紫玉屑。漸欣入佳境,仍喜對高節。應知方著書,持此解消渴。
題劉教諭兩山書堂。明代。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素燈深夜雨,瀟瀟響梧竹。豈無青藜翁,殷勤訪天祿。白云東西飛,蒼翠宛在目。于茲移教鐸,遠度松溪曲。靜對湛盧清,難忘故山麓。寫此寓高情,尚慕紫陽躅。
樗林散人為嚴處士賦。明代。潘希曾。 散木豈無用,散人何可羈。樹來廣莫野,看到逍遙時。朝市甘拋棄,煙霞足護持。高風千載上,誰嗣考槃詩。
李夫人歌。明代。王世貞。 人耶仙耶,宛然而來者,疇為汝之權耶。仙耶人耶,翩然而去者,疇為汝之身耶。
張工部至薄寒山下有書無由馳報輤車之至倍切悲懷。唐代。權德輿。 書來遠自薄寒山,繚繞洮河出古關。今日難裁秣陵報,薤歌寥落柳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