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盧疏齋《西湖》
春風驕馬五陵兒,暖日西湖三月時,管弦觸水鶯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詩。山過雨顰眉黛,柳拖煙堆鬢絲。可喜殺睡足的西施。
采蓮湖上畫船兒,垂釣灘頭白鷺鷥。雨中樓閣煙中寺,笑王維作畫師。蓬萊倒影參差。薰風來至,荷香凈時。清潔煞避暑的西施。
金卮滿勸莫推辭,已是黃柑紫蟹時。鴛鴦不管心事,便白頭湖上死。愛園林一抹胭脂,霜落在丹楓上,水飄著紅葉兒。風流煞帶酒的西施。
人家籬落酒旗兒,雪壓寒梅老樹枝。吟詩未穩推敲字,為西湖捻斷髭,恨東坡對雪無詩。休道是蘇學士,韓退之,難裝煞傅粉的西施。
【雙調】湘妃怨 和盧疏齋《。元代。馬致遠。 和盧疏齋《西湖》春風驕馬五陵兒,暖日西湖三月時,管弦觸水鶯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詩。山過雨顰眉黛,柳拖煙堆鬢絲。可喜殺睡足的西施。采蓮湖上畫船兒,垂釣灘頭白鷺鷥。雨中樓閣煙中寺,笑王維作畫師。蓬萊倒影參差。薰風來至,荷香凈時。清潔煞避暑的西施。金卮滿勸莫推辭,已是黃柑紫蟹時。鴛鴦不管心事,便白頭湖上死。愛園林一抹胭脂,霜落在丹楓上,水飄著紅葉兒。風流煞帶酒的西施。人家籬落酒旗兒,雪壓寒梅老樹枝。吟詩未穩推敲字,為西湖捻斷髭,恨東坡對雪無詩。休道是蘇學士,韓退之,難裝煞傅粉的西施。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
馬致遠。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同諸客嘲雪中馬上妓。唐代。白居易。 珊瑚鞭亸馬踟躕,引手低蛾索一盂。腰為逆風成弱柳,面因沖冷作凝酥。銀篦穩篸烏羅帽,花襜宜乘叱撥駒。雪里君看何所似,王昭君妹寫真圖。
次前韻將歸隱黃山。元代。方回。 我家黃山百里遠,兩峰插天翠如剪。歸心久落故溪云,柁轉不由船不轉。采茶斸藥呼鄰翁,藉草地寬何不容。挾兔園冊教兒童,菜飽無異祿萬鐘。底須太史占星聚,世人尋覓無知處。海內故人脫相思,江東渭北空云樹。
移居太仆街。明代。石寶。 從仕二十載,卜居亦六七。身世任蓬轉,無問喧與僻。最后移闕西,地位更平直。趨鼓向啟明,繞盡宮樹碧。城遙漏聲杳,起望恒佇立。憑仗窗間禽,晨晦有消息。迂慢恐非宜,取近愧寡力。暫借鷦鷯枝,豈敢望安逸。
紹熙四年加上壽圣皇太后尊號八首。兩漢。佚名。 寶冊既奉,祗誦迺言。仁深慶衍,益承益尊。和聲協氣,棄溢乾坤。閏受伊嘏,圣子神孫。
垂簾。清代。商可。 柔綠陰無際,垂簾晝似年。鶯聲催午課,花氣擁春眠。向母尋眉譜,隨兄治硯田。潛心看內則,鈔得兩三篇。
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四。唐代。貫休。 萬境忘機是道華,碧芙蓉里日空斜。幽深有徑通仙窟,寂寞無人落異花。掣電浮云真好喻,如龍似鳳不須誇。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與柏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