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望遠(yuǎn)澤,蓬萊三山不可測。何如具區(qū)億萬頃,洞庭連娟向空碧。
東風(fēng)吹盡吳天云,玉盤雙螺翠堪摘。我昔東游鳳凰臺(tái),嵯峨巨鳊如山來。
白波不動(dòng)鏡光曉,云帆千幅爭先開。中流縮首心茫然,恍如乘云行九天。
驚濤忽逐回風(fēng)旋,砰雷轉(zhuǎn)轂奔雪山。龍伯鬼國見眼前,失勢一落獰蛟涎。
舟師拍浪咒浪婆,我亦再拜不敢言。平時(shí)之險(xiǎn)且如此,何況震蕩洪荒先。
帝堯咨嗟逾九年,黃能無勛幽羽淵。有子大圣與天通,一朝出我群魚中。
試觀此湖險(xiǎn),始知四載功。長養(yǎng)草木華,無心謝春風(fēng)。
吳越之事良可鄙,虎戰(zhàn)龍爭方未已。水犀百萬今安在,惟見夫椒白云里。
鴟夷身退帶蛾眉,不直滄波一杯水。我欲臨流叫神禹,湘靈鼓瑟馮夷舞。
盡挽湖波釀作葡萄春,飲醉扁舟臥煙雨。
望太湖。明代。張羽。 登高丘,望遠(yuǎn)澤,蓬萊三山不可測。何如具區(qū)億萬頃,洞庭連娟向空碧。東風(fēng)吹盡吳天云,玉盤雙螺翠堪摘。我昔東游鳳凰臺(tái),嵯峨巨鳊如山來。白波不動(dòng)鏡光曉,云帆千幅爭先開。中流縮首心茫然,恍如乘云行九天。驚濤忽逐回風(fēng)旋,砰雷轉(zhuǎn)轂奔雪山。龍伯鬼國見眼前,失勢一落獰蛟涎。舟師拍浪咒浪婆,我亦再拜不敢言。平時(shí)之險(xiǎn)且如此,何況震蕩洪荒先。帝堯咨嗟逾九年,黃能無勛幽羽淵。有子大圣與天通,一朝出我群魚中。試觀此湖險(xiǎn),始知四載功。長養(yǎng)草木華,無心謝春風(fēng)。吳越之事良可鄙,虎戰(zhàn)龍爭方未已。水犀百萬今安在,惟見夫椒白云里。鴟夷身退帶蛾眉,不直滄波一杯水。我欲臨流叫神禹,湘靈鼓瑟馮夷舞。盡挽湖波釀作葡萄春,飲醉扁舟臥煙雨。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hào)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shí)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張羽。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hào)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shí)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朱曰藩寄升庵先生一首。明代。朱曰藩。 亭花落盡鷓鴣飛,吉甫臺(tái)邊春事稀。錦水毓華添麗藻,禺山金碧有光輝。僰中僮隸傳書至,煎上人家沽酒歸。笑挈一壺江浦去,輕紅剛值荔枝肥。
瞻云街 其二。清代。胡星阿。 瑤窗屈曲倚崇阿,金染斜陽碧染莎。簾幕曉寒鳩雨細(xì),池塘春靜燕泥多。桂旌冉冉迷湘竹,蓮步盈盈隔漢波。為問畫樓西畔路,花香月色近如何。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yǎng)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里一開襟。
云深獨(dú)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xì)細(xì)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嘆浮沉。
會(huì)陳亨父。明代。顧璘。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yǎng)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里一開襟。云深獨(dú)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xì)細(xì)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嘆浮沉。
題謝孝子。清代。趙良栻。 娛親仍著老萊衣,慈竹平安愿已違。北斗香焚虔午夜,西山景迫戀春暉。誠通神鬼幽蘭潔,夢入池塘寸草腓。十有八年如一日,抱鐺孺慕等依依。
遠(yuǎn)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
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jié)去,渺渺蜃樓新。
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
送歸中丞使新羅(一本題下有冊立吊祭四字)。唐代。耿湋。 遠(yuǎn)國通王化,儒林得使臣。六君成典冊,萬里奉絲綸。云水連孤棹,恩私在一身。悠悠龍節(jié)去,渺渺蜃樓新。望里行還暮,波中歲又春。昏明看日御,靈怪問舟人。城邑分華夏,衣裳擬縉紳。他時(shí)禮命畢,歸路勿迷津。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fēng),嗚咽淮流語。
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tái)、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
燭影搖紅·為木公丈題肥遁廬圖。近現(xiàn)代。袁榮法。 四合烽煙,更無閒地悲離黍。舊家池館閉東風(fēng),嗚咽淮流語。海上紅桑萬畝。駕樓臺(tái)、珠塵繡霧。吟壺一粟。戢影繁華,崚扃門戶。眼底淞波,十年歌哭潮來去。摩挲彝鼎勘奇書。健筆班揚(yáng)侶。指點(diǎn)庭花檻樹。問他時(shí)、憑誰認(rèn)取。桃源何世,付與丹青,暗傳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