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樓簫曲斷,桂帳瑟弦空。畫梁才照日,銀燭已隨風(fēng)。
苔生履跡處,花沒鏡塵中。唯馀長簟月,永夜向朦朧。
悼亡詩。隋代。薛德音。 鳳樓簫曲斷,桂帳瑟弦空。畫梁才照日,銀燭已隨風(fēng)。苔生履跡處,花沒鏡塵中。唯馀長簟月,永夜向朦朧。
(?—621)隋河?xùn)|汾陰人。薛道衡族侄。有俊才,以游騎尉起家。佐魏澹修《魏史》,史成,遷著作佐郎。越王楊侗稱制東都,王世充稱帝,軍書羽檄皆出其手。世充敗,德音以罪誅。 ...
薛德音。 (?—621)隋河?xùn)|汾陰人。薛道衡族侄。有俊才,以游騎尉起家。佐魏澹修《魏史》,史成,遷著作佐郎。越王楊侗稱制東都,王世充稱帝,軍書羽檄皆出其手。世充敗,德音以罪誅。
二月三日點燈會客。宋代。蘇軾。 江上東風(fēng)浪接天,苦寒無賴破春妍。試開云夢羔兒酒,快瀉錢塘藥玉船。蠶市光陰非故國,馬行燈火記當(dāng)年。冷煙濕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大茅峰四絕句。宋代。陸文圭。 羊腸九折路盤嶇,不覺勝身上太虛。失腳從知高處險,西風(fēng)斜日旱回車。
和育王十二題·明月臺。。李覯。 月色固無改,臺基亦不壞。嗟哉翫月人,古來誰更在。
哭華姜一百首 其三十六。清代。屈大均。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
寓鐘寶潭解館二首 其二。元代。胡天游。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何須交臂令心哀,北風(fēng)吹人歸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