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逃俗類,從今朝始清絕。
皎皎不可侵,如看海□月。
贈鳳林院海月師。宋代。汪炎昶。 早已逃俗類,從今朝始清絕。皎皎不可侵,如看海□月。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遠(yuǎn),婺源(今屬江西)人。幼勵志力學(xué),受學(xué)于孫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與同里江凱隱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為雪瓷,自號古逸民,學(xué)者稱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見本集附錄《汪古逸民先生行狀》。 汪炎昶詩,以《宛委別藏》本為底本,并新輯集外詩編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遠(yuǎn),婺源(今屬江西)人。幼勵志力學(xué),受學(xué)于孫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與同里江凱隱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為雪瓷,自號古逸民,學(xué)者稱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見本集附錄《汪古逸民先生行狀》。 汪炎昶詩,以《宛委別藏》本為底本,并新輯集外詩編為一卷。
畫松。明代。童軒。 曾是陶公手種來,山中風(fēng)雨老莓苔。佇看貢入明堂用,還似當(dāng)年宰相才。
此間良足樂,思蜀還瞿然。既戀善和書,亦念原氏阡。
以茲幾躊踷,孤負(fù)卜居萹。我家舊吟社,近在孤山前。
蔎林勸予移居于杭雪舫檗齋二使君亦云然而甌亭和之獨堇浦有以知予之難于遷也。唐代。全祖望。 此間良足樂,思蜀還瞿然。既戀善和書,亦念原氏阡。以茲幾躊踷,孤負(fù)卜居萹。我家舊吟社,近在孤山前。連劉諸高士,清風(fēng)定有傳。重荷諸君意,為續(xù)城東緣。他時倘幾幸,得買陽羨田。不妨一歲中,來往三江間。所憂二使君,遠(yuǎn)飛不我延。
聞雁。唐代。王質(zhì)。 我性愛風(fēng)竹,歷耳如筦弦。兩日偶不聞,但見青摩煙。半夜意展轉(zhuǎn),時聞雁翩翩。未能叫云月,而我獨不眠。抱被夜徙榻,空堂秋山連。亦有鷗鷺棲,歷歷鳴更傳。為汝飲一杯,問汝以一言。不居蘆葦中,乃巢蒼翠巔。蕭蕭西風(fēng)多,一等菰蒲寒。遠(yuǎn)來有相伴,汝等豈不賢。不覺點急急,難通意惓惓。振翼忽飛去,江湖水連天。
和竹溪三詩·昌黎與孟簡尚書書。宋代。劉克莊。 紛紛儒墨互攻排,此事吾嘗體認(rèn)來。一向嵩山面空壁,一于驪岫撥殘灰。賢如顏閔今亡矣,古有彭聃安在哉。歲晚雪中逢族子,退之至此未忘骸。
御賜圓通禪寺后以詩寄善世全室。。蒲庵禪師。 龍河再鎮(zhèn)感皇情,倡道從來屬老成。睹史夜摩皆聽法,震丹竺國總知名。日邊華構(gòu)開金剎,海上孤峰見赤城。寶掌有符重應(yīng)記,虛空同壽祝升平。
賀廣東漕使黃郎中生朝。宋代。曾豐。 紫石仙翁骨道清,丹成往往步步輕。黃石仙翁道眼明,書成往往字字精。丹成書成俱是實,猶墮于偏非至道。二者兼之白石□,先生渠謂天草草。天皇案前黃老君,輟與人皇為老臣。老郎老君之后身,收拾乾坤平月春。春吾身外春吾民,四民無一不春者。與士為春頌風(fēng)雅,書于白石其上苴。白石肉飛不尸假,弟功書在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