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若有,脫羅籠處萬象平沉。萬法若無,沒遮護時紅塵滿地。
如孤云行空,如寒月即水。擬從于此覓云山,何啻白云千萬里。
偈頌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七。宋代。釋廣聞。 一法若有,脫羅籠處萬象平沉。萬法若無,沒遮護時紅塵滿地。如孤云行空,如寒月即水。擬從于此覓云山,何啻白云千萬里。
釋廣聞(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賜名佛智,號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從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廣利禪寺。十一年,住凈慈報恩光孝禪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靈隱禪寺。四年,住徑山興圣萬壽禪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廣聞禪師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銘》。 釋廣聞詩,以輯自《語錄》者及其中單編之詩依原卷次編為兩卷。 ...
釋廣聞。 釋廣聞(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賜名佛智,號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從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廣利禪寺。十一年,住凈慈報恩光孝禪寺。寶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靈隱禪寺。四年,住徑山興圣萬壽禪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廣聞禪師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銘》。 釋廣聞詩,以輯自《語錄》者及其中單編之詩依原卷次編為兩卷。
賦得始歸雁詩。南北朝。劉孝綽。 洞庭春水綠,衡陽旅雁歸。差池高復(fù)下,欲向龍門飛。
恭謁孝陵。。弘歷。 追遠欽神烈,匪遙展默思。每因羈庶政,又覺隔多時。松柏守宮闕,星辰侍禮儀。鼎湖親卜吉,昌瑞萬年基。
春郊書事。。區(qū)越。 暮叩禪門僧落落,早行江北路漫漫。草根已茁靈坤暖,霜雪猶鋪曠野寒。年事又隨忙里過,此心那得靜中安。龍溪一曲春堪老,南望歸心已萬端。
生辰辱雪湖詩祝次韻奉酬。明代。謝遷。 殘雪空庭漫掃除,滿堂淑氣晝晴初。天開壽域迎春蚤,人在康衢擊壤馀。老去蒹葭真倚玉,朝來青鳥忽傳書。樗材卻愧靈椿祝,手把郵筒捲復(fù)舒。
送梁伯暘歸括蒼三首。宋代。劉宰。 城關(guān)美少年,三五事游冶。明珰燭綺疏,寶香籠舞樹。一朝黃金盡,帷蓋羞狗馬。短檠有真樂,行矣遴取舍。
泰和普閣寺壁顏輝畫。明代。解縉。 涂生少與鬼神遇,家在我鄉(xiāng)社山住。踏破山河畫得名,顏輝服役從之屢。清貧四壁自揮手,旋題粉堊分新舊。匣移好事為汝留,百年風雨人間壽。泗水一盂捲滄海,娉婷妖孽顏如灰。水平咄嗟具湯沐,運持萬斛青蓮開。胡奴金童發(fā)拳曲,鼗鼓聲喧叫萬回。玉環(huán)堆壞不能扶,天臺惠林游國都。杖頭三國幾英杰,識者當時知有無。忽從殿角出彪虎,倉皇悔不彎弓弩。走過盤拿值一龍,前額披鱗咸爭武。兩禪癡坐殊不驚,松陰露滴秋冥冥。寒山拾得笑何事,老佛垂發(fā)東南行。定光亦向長汀去,千年狝猴作人語。徵也光華照末來,胡雛那得相賓主。光中兵甲血相濺,石勒諸兒眼如鼠。括囊笑殺萬緣空,醯雞起滅何匆匆。男兒一身佩宇宙,萬億劫后應(yīng)相逢。神交語了未可終,金雞飛出扶桑紅。靜巷道人正結(jié)夏,赤腳擬踏崚嶒峰。邀我題詩觀明月,如此風流何遠公。古來夢幻當相續(xù),天地茫茫有形梏。生事不逢隨眼前,世間何事非蕉鹿。跨牛庵前芳草綠,直上青天放黃犢。機鋒禁署騰玉霄,風流太史黃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