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古丈夫,出處各有意。上焉不作名,下亦豈為利。
周旋進退間,萬世作凡例。吁嗟古人遠,中夜輒三起。
老來得賢侯,氣象無乃是。少年自挺立,學問造嚴秘。
筆端挾風雨,麈尾揠根柢。問之為誰歟,盛德有苗裔。
廣陵之外孫,右司公之子。內師孟母賢,外交天下士。
漸磨薰蒸到,成此不凡器。年來貳襄陽,豈為山水計。
政以承母心,欲覲淮源隧。淮源日夜流,墓木已拱矣。
母來拜墓門,滿下平生淚。回頭語兒孫,更酹墳前地。
我懷三十年,一飯不忘此。惟誠通鬼神,志愿今乃遂。
兒身勉直道,無貽墓中愧。寧為潁封人,勿作魚梁吏。
到官辟高堂,涓潔亦明麗。夜月進古幾,春盤供早薺。
爐薰事禪寂,簡物薄滋味。起居飲食安,其樂固泄泄。
母身自教子,子養母其志。要當并外家,十幅作圖記。
大曾信知言,名堂書是事。更哦諸人詩,千古激彫敝。
養志堂詩為襄陽吳傳朋通判作。宋代。饒節。 我思古丈夫,出處各有意。上焉不作名,下亦豈為利。周旋進退間,萬世作凡例。吁嗟古人遠,中夜輒三起。老來得賢侯,氣象無乃是。少年自挺立,學問造嚴秘。筆端挾風雨,麈尾揠根柢。問之為誰歟,盛德有苗裔。廣陵之外孫,右司公之子。內師孟母賢,外交天下士。漸磨薰蒸到,成此不凡器。年來貳襄陽,豈為山水計。政以承母心,欲覲淮源隧。淮源日夜流,墓木已拱矣。母來拜墓門,滿下平生淚。回頭語兒孫,更酹墳前地。我懷三十年,一飯不忘此。惟誠通鬼神,志愿今乃遂。兒身勉直道,無貽墓中愧。寧為潁封人,勿作魚梁吏。到官辟高堂,涓潔亦明麗。夜月進古幾,春盤供早薺。爐薰事禪寂,簡物薄滋味。起居飲食安,其樂固泄泄。母身自教子,子養母其志。要當并外家,十幅作圖記。大曾信知言,名堂書是事。更哦諸人詩,千古激彫敝。
撫州臨川人,字德操,號倚松道人。曾為曾布客,后投書曾布論新法是非,不合,遂落發為僧,更名如璧。初在靈隱,晚主襄陽天寧寺。以博學能文見稱,尤長于詩。有《倚松老人集》。 ...
饒節。 撫州臨川人,字德操,號倚松道人。曾為曾布客,后投書曾布論新法是非,不合,遂落發為僧,更名如璧。初在靈隱,晚主襄陽天寧寺。以博學能文見稱,尤長于詩。有《倚松老人集》。
三部樂 和霞盦風后木葉枯脫之作。清代。楊玉銜。 林禿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蠣墻薜荔,凌亂詩人吟屋。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更傷揀枝旅雁,當月昏水闊,冷餐寒宿。許教壘完檐幕,焰支窗燭。問塵襟、滌除幾斛。身世淚、真盈一掬。梁月照色,荒三徑、多少余綠。
秋夜。宋代。張玉娘。 暮聲雜鳴葉,靈籟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蟾蜍澹簾箔,機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
和朱世同夜聞竹聲。宋代。吳芾。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玉軫誰家調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里,清壯還應過所聞。
總宜園。宋代。翁元龍。 此間不愧總宜名,山色湖光任雨晴。鴻雁一聲秋意慘,疏楊援曳尚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