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山蒼蒼河流黃,中蒲形勢天下彊。帝得賢侯殿一方,四年不更慰民望。
元豐戊午季春月,上心閔雨愁黎蒼。使車四出走群望,我亦奉命來侯疆。
情誠感格天意順,詔書才下雨已霶。病麥還青禾出土,野農鼓舞歌君王。
故人相見不道舊,為雨歡喜殊未央。圣主寬憂小臣樂,自可放蕩舒胸腸。
白石萬固皆勝地,主人為我攜壺觴。況逢佳日俗所尚,車馬未曉填康莊。
扶提十里雜老幼,迤邐千騎明戈槍。初聽鳴鐃入青靄,漸見朱旆輝朝陽。
遨頭自是謝康樂,后乘獨慚元漫郎。侯來雖知有賓客,眾喜更為將豐穰。
臨溪坐石遍巖谷,幽處往往聞絲簧。山光似迎好客動,日景定為游人長。
乘高望遠興不盡,戀戀不知歧路忙。人生汨沒苦百態,得此樂事真難常。
我辭佳境已惆悵,侯亦那得久此鄉。他時會合重相語,辜負泉石何能忘。
陪陸子履游白石萬固。宋代。程顥。 條山蒼蒼河流黃,中蒲形勢天下彊。帝得賢侯殿一方,四年不更慰民望。元豐戊午季春月,上心閔雨愁黎蒼。使車四出走群望,我亦奉命來侯疆。情誠感格天意順,詔書才下雨已霶。病麥還青禾出土,野農鼓舞歌君王。故人相見不道舊,為雨歡喜殊未央。圣主寬憂小臣樂,自可放蕩舒胸腸。白石萬固皆勝地,主人為我攜壺觴。況逢佳日俗所尚,車馬未曉填康莊。扶提十里雜老幼,迤邐千騎明戈槍。初聽鳴鐃入青靄,漸見朱旆輝朝陽。遨頭自是謝康樂,后乘獨慚元漫郎。侯來雖知有賓客,眾喜更為將豐穰。臨溪坐石遍巖谷,幽處往往聞絲簧。山光似迎好客動,日景定為游人長。乘高望遠興不盡,戀戀不知歧路忙。人生汨沒苦百態,得此樂事真難常。我辭佳境已惆悵,侯亦那得久此鄉。他時會合重相語,辜負泉石何能忘。
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 ...
程顥。 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
春夜雷雨。明代。王縝。 寒暑相催似轉車,梅花消息到天涯。九霄雷動山川肅,萬壑煙迷岐路叉。人向中星占歲運,春隨甘雨換年華。善言贏得水災沴,四海升平是一家。
請告不允時陪巡長沙歲近除矣。。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懷會稽。宋代。錢昭度。 斗牛星外翻成夢,巢鳥枝南略寄身。越國荷花八百里,別來誰是采蓮人。
野望。近現代。曹敏。 芳草郊原極望迷,武陵何處是清溪。春花憔悴驚風雨,野市蕭條泣鼓鼙。虎入平陽煙景改,塵生滄海暮云低。誰銷天下兵戈氣,化作晴空五色霓。
揭陽林虞笙孝廉。清代。丘逢甲。 百硯齋中十二方,買從京口壓歸航。漢碑周鼓留殘篆,珍重流傳古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