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鼙起前旌,草白露未晞。中夏失炎暑,曉寒尚重衣。
薦登楊柳顛,屢涉陰澗涯。面黑衣有垢,黃沙正霏霏。
道狹師旅繁,令嚴部伍遲。景晏未投營,人馬同饑罷。
鉆火爇野草,安能顧甘肥。月出新筑城,四山若熊羆。
太白西方高,星宿光陸離。欲飛還故鄉,云路風力微。
幸逢堯舜世,佇候河清期。再歌六月詩,惻惻有所思。
寬河。明代。唐之淳。 鳴鼙起前旌,草白露未晞。中夏失炎暑,曉寒尚重衣。薦登楊柳顛,屢涉陰澗涯。面黑衣有垢,黃沙正霏霏。道狹師旅繁,令嚴部伍遲。景晏未投營,人馬同饑罷。鉆火爇野草,安能顧甘肥。月出新筑城,四山若熊羆。太白西方高,星宿光陸離。欲飛還故鄉,云路風力微。幸逢堯舜世,佇候河清期。再歌六月詩,惻惻有所思。
(1350—1401)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為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陰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肅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薦,為翰林侍讀,與孝孺俱領修書事。旋卒。有《唐愚士詩》。
種竹月馀稍覺憔悴恐有不安意用前韻慰之 其一。明代。王紱。 東風無處不陽春,小草皆承雨露新。底事獨含憔悴色,多應不樂近囂塵。
恭挽神宗皇帝二首 其二。宋代。畢仲游。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莪默絕句集譯箋乙集 其四十二。近現代。伯昏子。 太上屈尊摶眾杯,豈能盡破恣狂詭。蕓蕓手足美頭顱,何愛造之何怒毀。
贈太傅中書令張文節公挽詞三首 其三。宋代。宋庠。 平日開黃閣,茲辰奠素旗。留侯嘗辟谷,巖說遂騎箕。天迥哀笳咽,林長導翣遲。行人此墮淚,何必峴亭碑。
相書語(張璟藏論婦人相引此)。兩漢。佚名。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