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
民居苦蕭條,官舍亦茍完。
廡陋紛草茅,垣周翳榛菅。
棗植行疏疏,槐陰郁團團。
覯此余物清,盍展規撫寬。
丞無兩松哦,令乏五柳歡。
簿則頎而長,或謂棲枳鸞。
咨詢我初來,偶滯風雨寒。
坐彼容膝軒,徐徐散憂端。
龍鐘數耆翁,再拜陳肺肝:“小縣喪亂余,人煙重凋殘。
百一雖幸存,門孤戶仍單。
老者困以衰,弱者傷以孱。
況復差役頻,斯須未遑安。
賴有父母慈,桑麻慰盤桓。
撫字皆得人,昭蘇固無難。
”援筆題此詩,考績時取看。
東流縣。明代。魏觀。 東流古名邑,渺在江之干。民居苦蕭條,官舍亦茍完。廡陋紛草茅,垣周翳榛菅。棗植行疏疏,槐陰郁團團。覯此余物清,盍展規撫寬。丞無兩松哦,令乏五柳歡。簿則頎而長,或謂棲枳鸞。咨詢我初來,偶滯風雨寒。坐彼容膝軒,徐徐散憂端。龍鐘數耆翁,再拜陳肺肝:“小縣喪亂余,人煙重凋殘。百一雖幸存,門孤戶仍單。老者困以衰,弱者傷以孱。況復差役頻,斯須未遑安。賴有父母慈,桑麻慰盤桓。撫字皆得人,昭蘇固無難。”援筆題此詩,考績時取看。
(?—1374)元明間湖廣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隱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學正,累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讀書,授諸王經。遷國子祭酒。以老乞歸。五年,以薦出知蘇州府,盡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張士誠廢宮(即元府治舊址)為府治,觸太祖怒,與名士高啟同時被殺。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
魏觀。 (?—1374)元明間湖廣蒲圻人,字杞山。元末隱居蒲山。朱元璋下武昌,聘授平江學正,累遷兩淮都轉運使,入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讀書,授諸王經。遷國子祭酒。以老乞歸。五年,以薦出知蘇州府,盡改前守苛政。旋以改張士誠廢宮(即元府治舊址)為府治,觸太祖怒,與名士高啟同時被殺。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宋代。范成大。 有日猶嫌開牖,無風不敢上簾。報國丹心何似,夢中抵掌掀髯。
初夏即事十二解 其四。宋代。楊萬里。 從教節序暗相催,歷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首尾吟 其四十九。宋代。邵雍。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會計時。進退云山為主判,陶镕水竹是兼司。鶯花舊管三千首,風月初收二百題。歲暮又須行考課,堯夫非是愛吟詩。
早春游沔陽舟發漢上口占。清代。張問陶。 客里重為客,饑來百事非。一舟如許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無才負布衣。春鷗吾愧汝,清遠背人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