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丹青寫明眸,明妃私喜六宮羞。再聞北使選絕色,六宮無慮明妃愁。
妾身只有愁可必,萬里今從漢宮出?;诓粍e君未識時,免使君心憐玉質(zhì)。
君心有憂在遠(yuǎn)方,但恨妾身是女郎。飛鴻不解琵琶語,祇帶離愁歸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休嗟妾薄命,此身雖死君恩重。來時無數(shù)后宮花,明日飄零成底用。
宮花無用妾如何?傳去哀弦幽思多。君王要聽新聲譜,為譜高皇猛士歌。
明妃曲。元代。劉因。 初聞丹青寫明眸,明妃私喜六宮羞。再聞北使選絕色,六宮無慮明妃愁。妾身只有愁可必,萬里今從漢宮出。悔不別君未識時,免使君心憐玉質(zhì)。君心有憂在遠(yuǎn)方,但恨妾身是女郎。飛鴻不解琵琶語,祇帶離愁歸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休嗟妾薄命,此身雖死君恩重。來時無數(shù)后宮花,明日飄零成底用。宮花無用妾如何?傳去哀弦幽思多。君王要聽新聲譜,為譜高皇猛士歌。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xué)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骃,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yīng)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后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為官,他以疾辭。死后追贈翰林學(xué)士、資政大夫、上護(hù)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xiāng)紳為劉因建祠堂。 ...
劉因。 劉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學(xué)家、詩人。字夢吉,號靜修。初名骃,字夢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縣)人。3 歲識字,6歲能詩,10歲能文,落筆驚人。年剛20,才華出眾,性不茍合。家貧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愛諸葛亮“靜以修身”之語,題所居為“靜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應(yīng)召入朝,為承德郎、右贊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辭官歸。母死后居喪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劉因?yàn)楣?,他以疾辭。死后追贈翰林學(xué)士、資政大夫、上護(hù)軍、追封“容城郡公”,謚“文靖”。明朝,縣官鄉(xiāng)紳為劉因建祠堂。
會城苦雨四首 其三。清代。牛燾。 中秋騎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懶問津。米價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為薪。
偕容瞻公同年北上漫興。明代。陳慧嶪。 雀舫翩翩發(fā)大江,江干瑞靄曉行幢。文章似錦裳堪補(bǔ),意氣如虹鼎并扛。萬里浪頭鰲駕六,五云天際鳳飛雙。與君共挾芙蓉鍔,一掃群英力盡降。
梅花引。明代。劉基。 晚云凝,晚煙橫,煙草茫茫云樹平。杜鵑聲,不堪聽,別淚暗傾,良宵空月明。冰蠶絲斷瑯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短長亭,幾千程。歸計(jì)未成,愁隨江水生。
題喻彌陀接待院。宋代。釋寶曇。 作成寶缽梅花供,帶得金池蓮葉香。百億萬僧同一飽,彌陀接待勝諸方。
梅花喜神譜·大開一十四枝。宋代。宋伯仁。 舉頭見長安,志士欣有托??揭簧?,豈容天負(fù)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