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蟾形兆出庵來,爍爍光明充大宇。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嗇謂之重積德。
性天大察長根塵,理路多通增業(yè)識。聰明智慧不如愚,雄辯高談爭似嘿。
絕慮忘機無是非,隱耀含華遠聲色。寡欲薄味善根臻,省事簡緣德本植。
一念融通萬慮澄,三心剔透諸緣息。諦觀三教圣人書,息之一字最簡直。
若于息上做工夫,為佛為仙不勞力。息緣達本禪之機,息心明理儒之極。
息氣凝神道之玄,三息相須無不克。說與知堂田皎蟾,究竟自心為軌則。
玄理歌 其二。元代。李道純。 皎蟾形兆出庵來,爍爍光明充大宇。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嗇謂之重積德。性天大察長根塵,理路多通增業(yè)識。聰明智慧不如愚,雄辯高談爭似嘿。絕慮忘機無是非,隱耀含華遠聲色。寡欲薄味善根臻,省事簡緣德本植。一念融通萬慮澄,三心剔透諸緣息。諦觀三教圣人書,息之一字最簡直。若于息上做工夫,為佛為仙不勞力。息緣達本禪之機,息心明理儒之極。息氣凝神道之玄,三息相須無不克。說與知堂田皎蟾,究竟自心為軌則。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nèi)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nèi)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tǒng)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融合內(nèi)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nèi)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nèi)丹學中的中派。 ...
李道純。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nèi)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nèi)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tǒng)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nèi)诤蟽?nèi)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nèi)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nèi)丹學中的中派。
買烏薪戲題。宋代。姜特立。 雨雪冬春無了時,烏薪斷續(xù)惱衰羸。偶然買得婆歡喜,且免山翁曉皺眉。
送友東歸。元代。周權(quán)。 東華厭逐軟紅塵,一見潘郎興味真。落落孤松霄壑志,昂昂野鶴水云身。關山客夢三更月,驛路梅花十里春。誰唱渭城朝雨曲,坐中愁絕未歸人。
和壽州宋待制九題其四式宴亭。宋代。梅堯臣。 從事誰獨賢,而來均宴喜。幽禽雜嘯呼,珍木竟叢倚。興將物色俱,閑厭簫鼓美。寧同不聞問,訟息時游此。
題甘蕉葉示人詩。南北朝。劉令嫻。 夕泣已非疏,夢啼太真數(shù)。唯當夜枕知,過此無人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