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虛無生一氣,誰為安名分五太?一氣判而生兩儀,清升濁淪成覆載。
陰陽經緯如擲梭,乾坤闔辟如扇鞴。兩儀妙合有三才,七竅鑿開生萬類。
無極之真剔渾淪,日用平常無不在。生生化化百千機,不出只今這皮袋。
誠能自己究根宗,四象五行本圓備。三反晝夜志不分,絕利一源功百倍。
打透精關與氣關,潛通天籟并地籟。頭頭合轍有規繩,竅竅光明無窒礙。
若向這里具眼睛,便將兩采做一賽。抬頭撞倒須彌峰,舉步踏翻玄妙寨。
單提一理闡真宗,會合萬殊歸正派。煉陽神了出陽神,自色界超無色界。
我見今時修行人,多是造妖并捏怪。氣高強大傲同儕,逞俊夸能云自會。
機鋒捷辯假聰明,駕馭談空干智慧。初機學者受欺瞞,博學玄流不見愛。
只管目前逞強梁,不顧末后受殃害。人前饒舌口喃喃,卻如擔水河頭賣。
生煙發火念頭差,逐境隨時心地隘。澇澇灑灑弄精神,熱熱亂亂苦打睚。
般精運氣枉辛勤,數息按摩徒意快。昏沉掉舉難主張,不昏即散如之奈!
神衰氣散怎醫治,髓竭形羸空后悔。若求正道出迷津,免使填還冤業債。
收拾從前狂亂心,掀翻往日豪強態。事父之心推事師,得旨先須持禁戒。
恕己之心推恕人,不責于人因善貸。不自明而全其明,不自大而成其大。
無事無欲及無知,去甚去奢并去泰。立基下手要嚴持,觸境遇緣更淘汰。
只憑鉛汞做丹頭,莫認涂泥為寶貝。更須上下交坎離,勿謂東西為震兌。
交梨火棗非腎心,木液金精豈肝肺。休泥緣覺及聲聞,不屬見知并學解。
究竟無中養就兒,禪天凈盡絕纖芥。九還七返那機關,不在內兮不在外。
本來實相了無形,亙古虛靈終不昧。抱元守一諸蘊空,篤志力行休懈怠。
合和四象聚三元,攢簇五行會八卦。烹庚煉甲有抽添,陽火陰符知進退。
虛無湛寂運機緘,恍惚窈冥旋造化。兩般靈物入中宮,一道金光明四下。
西南黃氏老婆心,鼓合南陵丁女嫁。青衣女子才歸房,白首金公來入舍。
夫歡婦合交陰陽,雨態云情忘晝夜。氣固精凝結圣胎,產顆玄珠太希詫。
四方剔透大光明,八面玲瓏無縫罅。都來些子圓團圞,黃金萬兩難酬價。
稽首全真參學人,記取清庵說底話。誠能直下肯承當,便是渠儂把底靶。
話靶做成又作么,無位真人乘鶴駕。
挽邪歸正歌。元代。李道純。 道自虛無生一氣,誰為安名分五太?一氣判而生兩儀,清升濁淪成覆載。陰陽經緯如擲梭,乾坤闔辟如扇鞴。兩儀妙合有三才,七竅鑿開生萬類。無極之真剔渾淪,日用平常無不在。生生化化百千機,不出只今這皮袋。誠能自己究根宗,四象五行本圓備。三反晝夜志不分,絕利一源功百倍。打透精關與氣關,潛通天籟并地籟。頭頭合轍有規繩,竅竅光明無窒礙。若向這里具眼睛,便將兩采做一賽。抬頭撞倒須彌峰,舉步踏翻玄妙寨。單提一理闡真宗,會合萬殊歸正派。煉陽神了出陽神,自色界超無色界。我見今時修行人,多是造妖并捏怪。氣高強大傲同儕,逞俊夸能云自會。機鋒捷辯假聰明,駕馭談空干智慧。初機學者受欺瞞,博學玄流不見愛。只管目前逞強梁,不顧末后受殃害。人前饒舌口喃喃,卻如擔水河頭賣。生煙發火念頭差,逐境隨時心地隘。澇澇灑灑弄精神,熱熱亂亂苦打睚。般精運氣枉辛勤,數息按摩徒意快。昏沉掉舉難主張,不昏即散如之奈!神衰氣散怎醫治,髓竭形羸空后悔。若求正道出迷津,免使填還冤業債。收拾從前狂亂心,掀翻往日豪強態。事父之心推事師,得旨先須持禁戒。恕己之心推恕人,不責于人因善貸。不自明而全其明,不自大而成其大。無事無欲及無知,去甚去奢并去泰。立基下手要嚴持,觸境遇緣更淘汰。只憑鉛汞做丹頭,莫認涂泥為寶貝。更須上下交坎離,勿謂東西為震兌。交梨火棗非腎心,木液金精豈肝肺。休泥緣覺及聲聞,不屬見知并學解。究竟無中養就兒,禪天凈盡絕纖芥。九還七返那機關,不在內兮不在外。本來實相了無形,亙古虛靈終不昧。抱元守一諸蘊空,篤志力行休懈怠。合和四象聚三元,攢簇五行會八卦。烹庚煉甲有抽添,陽火陰符知進退。虛無湛寂運機緘,恍惚窈冥旋造化。兩般靈物入中宮,一道金光明四下。西南黃氏老婆心,鼓合南陵丁女嫁。青衣女子才歸房,白首金公來入舍。夫歡婦合交陰陽,雨態云情忘晝夜。氣固精凝結圣胎,產顆玄珠太希詫。四方剔透大光明,八面玲瓏無縫罅。都來些子圓團圞,黃金萬兩難酬價。稽首全真參學人,記取清庵說底話。誠能直下肯承當,便是渠儂把底靶。話靶做成又作么,無位真人乘鶴駕。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融合內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丹學中的中派。 ...
李道純。 李道純 ,湖南都梁(武岡)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號清庵,別號“瑩蟾子”。精于內丹學。李道純博學多才,他的內丹理論兼容并包,系統非常完整。其師王金蟾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純融合內丹道派南北二宗。其內丹理論以“守中”為要訣。 故后人稱其為內丹學中的中派。
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八。明代。羅萬杰。 閱物一雙醒眼,藏身數卷奇書。休言世事蕉鹿,輸與神仙蠹魚。
詠三友花。清代。孫元衡。 爭迎春色耐秋寒,開向人間歲月寬。嫩蕊澹煙籠木筆,細香清露滴銀盤。繡成翠葉為紋巧,蒂并叢花當友看。日日呼童階下掃,濃陰恰覆曲欄干。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
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
邁陂塘 金陵王木齊追送予海上,以詞錄別,依韻和答。清代。程頌萬。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人間世,都似看花隔霧。庾郎何必詞賦。卅年爭笑屠龍技,誰共靈修相訴。聊慰汝。盼等到重陽,買棹江南雨。艷才何補。剩十里青溪,二分明月,兜影照離緒。
摸魚兒十五首 其七。清代。蔣士銓。 別燕云軟紅塵土,板輿一兩輕御。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紅幾數、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里,乍暖勸農路。燕支塢,坐領滿身香露,壽觴歡進無數。醉來可憶長安陌,二月街頭賣處。將母去、至樂在,田園此事教人妒。好春遮獲,索半臂偎寒,紅妝舉燭,續撰遂初賦。
點絳唇 寄興。明代。曹溶。 斜掩紅窗,影迷前日桃花路。送春三度,只有人如故。瘦減腰圍,每被征衫訴。歸心誤,雨聲深處,江上扁舟暮。
玉山李道會顏則求著福慶觀記以黃谷二十六詠見示用韻以寄 其三。明代。鄭真。 路轉溪灣山更幽,也知天意恊人謀。仙家剩有滄洲趣,畫壁須煩顧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