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熟黃粱否。笑乾坤、蜉蝣非夭,彭篯非壽。世上英雄本無主,感激何嘗不有。
曾要把、趙平原繡。禍首從來倉頡字,更怪他、煉石媧皇手。
偏欲向,虛空鏤。
神仙將相俱難就。悵生平、舞衫歌扇,藥爐茶臼。已矣無成三弄鐵,長倚秋江夜吼。
知我者、荊溪浮叟。戛醒半窗蕉鹿夢,謝風篁、汝是驅愁帚。
休再打,唾壺口。
賀新郎 奉答蘧庵先生即次原韻。清代。陳維崧。 炊熟黃粱否。笑乾坤、蜉蝣非夭,彭篯非壽。世上英雄本無主,感激何嘗不有。曾要把、趙平原繡。禍首從來倉頡字,更怪他、煉石媧皇手。偏欲向,虛空鏤。神仙將相俱難就。悵生平、舞衫歌扇,藥爐茶臼。已矣無成三弄鐵,長倚秋江夜吼。知我者、荊溪浮叟。戛醒半窗蕉鹿夢,謝風篁、汝是驅愁帚。休再打,唾壺口。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贈筆生王伯純。元代。謝應芳。 時方用武我業儒,王生賣筆來吾廬。生承世業霅溪上,制筆特與常人殊。宣城阻兵十三載,猶喜山中老?在。拔來秋穎帶微霜,縛得铦錐含五彩。昔年草創供玉堂,玉堂仙人云錦裳。三縑一字不易得,筆價亦與時俱昂。莫怪年來棄如土,掃除風塵必斨斧。生今賣筆我賣文,何異適越資章甫。呼兒亟用買一束,為我寫成懷古錄。吾兒作字三嘆賞,八法以之隨意足。我有好音生可知,用筆將見文明時。諸公筆諫佐明主,老我筆耕箋古詩。逝將重作毛穎傳,為記頻年遭薄賤。牽聯為生書姓名,字業不隨陵谷變。中秋適逢酒禁開,椰瓢酌生新潑醅。酒酣仰視月中兔,長嘯一聲歸去來。
送家鞏寧。清代。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為吏部師尚書題畫 其五 竹鶴。。金幼孜。 養就丹砂雪作團,終朝俛啄近瑯玕。三山碧海休歸去,好向瑤池弄羽翰。
行界牌源道次小憩民舍。元代。柳貫。 小谷疏林受數家,年芳猶有刺桐花。白云不為青山地,截斷前峰兩髻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