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軸卷還開,行歌興盡回。
買花澆換葉,開么掃蒼苔。
巾學涼紗樣,衣從薄苧裁。
潘郎羞鬢白,多是為秋來。
秋詠。宋代。俞桂。 吟軸卷還開,行歌興盡回。買花澆換葉,開么掃蒼苔。巾學涼紗樣,衣從薄苧裁。潘郎羞鬢白,多是為秋來。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詩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進士。曾在濱海地區為官,做過知州。他與陳起友善,有詩文往還。他的詩以絕句最為擅長,往往帶著平靜的心境觀照自然,而時有獨到的發現。文字清暢,亦富于詩情畫意。 ...
俞桂。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詩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進士。曾在濱海地區為官,做過知州。他與陳起友善,有詩文往還。他的詩以絕句最為擅長,往往帶著平靜的心境觀照自然,而時有獨到的發現。文字清暢,亦富于詩情畫意。
居延海樹聞鶯同作。唐代。陳子昂。 邊地無芳樹,鶯聲忽聽新。間關如有意,愁絕若懷人。明妃失漢寵,蔡女沒胡塵。坐聞應落淚,況憶故園春。
一枝山房見新月。清代。謝道承。 墻角光仍隱,檐牙淡欲流。葛衣涼似水,板屋靜于秋。山鬼吊燈暝,林鴉繞樹幽。關河同一照,惆悵此淹留。
浣溪沙 其三。唐代。張泌。 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云雨自從分散后,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訪天涯。
廬山道中。宋代。董嗣杲。 疊疊蒼巒別是天,往來即是地行仙。撥云峰底落紅雨,冷翠谷中浮紫煙。樹色凈依山色古,樵聲清共瀑聲傳。遠公不作淵明醉,結社徒然懷白蓮。
余初除西掖適齋惠詩以二甥相繼縯綸為喜安行。。樓鑰。 漕臺生處寢之床,叢桂還分一葉芳。紅藥階邊懷老謝,桃花觀里憶劉郎。首煩賢舅書增喜,想見慈親色更康。無忌安能真酷似,愿從外氏借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