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乎,西川形勝冠九州,殘山剩水生譙周。譙周文章天地塞,隆中一篇無顏色。
冠裳毀裂豈天心,造物權衡司不得。上有魑魅守,下有蛟龍吼。
漢室君臣能閉關,鄧家父子真束手。嗚呼,前人樓桑村外云,后人安樂窩中酒。
偏安瘁盡老臣心,秋風笑俯降王首。鴉盤云黑壓昭陵,紫藤吹香靈蛇走。
使君英雄千載尚如生,夜夜寒光射牛斗。
惠陵懷古。近現代。劉咸滎。 吁嗟乎,西川形勝冠九州,殘山剩水生譙周。譙周文章天地塞,隆中一篇無顏色。冠裳毀裂豈天心,造物權衡司不得。上有魑魅守,下有蛟龍吼。漢室君臣能閉關,鄧家父子真束手。嗚呼,前人樓桑村外云,后人安樂窩中酒。偏安瘁盡老臣心,秋風笑俯降王首。鴉盤云黑壓昭陵,紫藤吹香靈蛇走。使君英雄千載尚如生,夜夜寒光射牛斗。
劉咸滎(1858-1949),字豫波,別號豫叟,四川雙流縣人。清光緒拔貢,終身從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經書院、游學預備學堂、通省師范學堂、四川高等學堂、成都大學、華西協合大學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咨議局議員、成都府中學堂監督。博通經史,尤長詩詞及書畫,為“成都五老”之一。著有《靜娛樓詩文集》。 ...
劉咸滎。 劉咸滎(1858-1949),字豫波,別號豫叟,四川雙流縣人。清光緒拔貢,終身從事文教工作。先后任教于成都尊經書院、游學預備學堂、通省師范學堂、四川高等學堂、成都大學、華西協合大學等校。清末曾任四川省咨議局議員、成都府中學堂監督。博通經史,尤長詩詞及書畫,為“成都五老”之一。著有《靜娛樓詩文集》。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岳州臨江驛見亡友凌溪子題壁愴然興懷倚韻追悼 其二。明代。顧璘。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出資陽赴武岡道中二首 其二。明代。尹臺。 屢回山谷阻,時復得幽村。路轉松杉密,疃開芋秣繁。人煙通絕嶺,草樹豁高原。莫問桃花水,前溪亦武源。
和樂天示楊瓊。唐代。元稹。 我在江陵少年日,知有楊瓊初喚出。腰身瘦小歌圓緊,依約年應十六七。去年十月過蘇州,瓊來拜問郎不識。青衫玉貌何處去,安得紅旗遮頭白。我語楊瓊瓊莫語,汝雖笑我我笑汝。汝今無復小腰身,不似江陵時好女。楊瓊為我歌送酒,爾憶江陵縣中否。江陵王令骨為灰,車來嫁作尚書婦。盧戡及第嚴澗在,其馀死者十八九。我今賀爾亦自多,爾得老成余白首。
酬楊比部員外暮宿琴堂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作王維)。唐代。盧照鄰。 閑拂檐塵看,鳴琴候月彈。桃源迷漢姓,松徑有秦官。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羨君棲隱處,遙望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