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之西形勢聚,無位真人依位住。
地只掣鎖金城開,石龍噴水銀潢注。
峰巒約勒萬馬回,杉松自作千兵護。
寶殿崢嶸跨碧霄,圓容麗服微西顧。
江南妃子親施田,香飯供僧無億數。
法焰相傳十二人,師泛釬船楊子渡。
楊子渡頭秋風高,霹靂駕雪翻驚濤。
中有漁家妙絕手,一釣三山連六鰲。
縱時大地悉震恐,收來塵剎無纖毫。
當年曾許心莫逆,今朝又作圓通客。
掛冠已脫塵俗緣,一心愿住清涼國。
清涼之國進能知,日長馬倦人多迷。
從來聞說曹溪路,只今斷廬山西。
圓通行。宋代。陳舜俞。 廬山之西形勢聚,無位真人依位住。地只掣鎖金城開,石龍噴水銀潢注。峰巒約勒萬馬回,杉松自作千兵護。寶殿崢嶸跨碧霄,圓容麗服微西顧。江南妃子親施田,香飯供僧無億數。法焰相傳十二人,師泛釬船楊子渡。楊子渡頭秋風高,霹靂駕雪翻驚濤。中有漁家妙絕手,一釣三山連六鰲。縱時大地悉震恐,收來塵剎無纖毫。當年曾許心莫逆,今朝又作圓通客。掛冠已脫塵俗緣,一心愿住清涼國。清涼之國進能知,日長馬倦人多迷。從來聞說曹溪路,只今斷廬山西。
(?—1072)宋湖州烏程人,字令舉,號白牛居士。仁宗慶歷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復舉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寧三年,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縣。反對“青苗法”,疏謂其法乃“別為一賦以敝海內,非王道之舉”,責監南康軍鹽酒稅。有《都官集》等。 ...
陳舜俞。 (?—1072)宋湖州烏程人,字令舉,號白牛居士。仁宗慶歷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復舉制科第一。官著作佐郎。神宗熙寧三年,以屯田員外郎知山陰縣。反對“青苗法”,疏謂其法乃“別為一賦以敝海內,非王道之舉”,責監南康軍鹽酒稅。有《都官集》等。
次游坡亭韻。明代。薛侃。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顏回。六經失真詮,瓦缶時鳴雷。逐逐翳枝落,那將根本培。遙聆金石語,遐思真奇瑰。空山風月夜,悵望獨徘徊。飛云探天乙,鐵橋為君媒。漫爾羨坡老,乾坤亦殊才。冥坐俟東曉,身世忘堪哀。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
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
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
感懷詩二章(奉使中原署館壁)。唐代。韓熙載。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舉目無相識。金風吹我寒,秋月為誰白。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未到故鄉時,將為故鄉好。及至親得歸,爭如身不到。目前相識無一人,出入空傷我懷抱。風雨蕭蕭旅館秋,歸來窗下和衣倒。夢中忽到江南路,尋得花邊舊居處。桃臉蛾眉笑出門,爭向前頭擁將去。
搗練子 其八 八梅。兩漢。佚名。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花園即事呈常。唐代。趙嘏。 煙煖池塘柳覆臺,百花園里看花來。燒衣焰席三千樹,破鼻醒愁一萬杯。不肯為歌隨拍落,卻因令舞帶香回。山公仰爾延賓客,好傍春風次第開。
看花回 記少年事。清代。楊玉銜。 草草庖廚著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巖阿有舊盟。鶴友猿朋。移泉烹荈收黃葉,好商量、畫意詩情。往來新認識,有個黃鶯。
雜題畫 其十一 李唐山水。。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