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多愛竹,故畫竹,必高人。此一十三篇,橫斜疏密,各具精神。
猗猗朱欄曲沼,待微風、細雨與傳興。苔徑低拖鳳尾,石林叢長龍孫。
廿年墨彩如新。有婿守遺珍。向京國移家,萬人如海,遇我相親。
欣然全編見贈,抵瓊瑰、遠過百千分。一榻清風無暑,幾枝仙露超塵。
木蘭花慢三首 其三。清代。奕繪。 高人多愛竹,故畫竹,必高人。此一十三篇,橫斜疏密,各具精神。猗猗朱欄曲沼,待微風、細雨與傳興。苔徑低拖鳳尾,石林叢長龍孫。廿年墨彩如新。有婿守遺珍。向京國移家,萬人如海,遇我相親。欣然全編見贈,抵瓊瑰、遠過百千分。一榻清風無暑,幾枝仙露超塵。
(1799—1838)清宗室,榮親王永琪孫,字子章,號幻園,又號太素道人。嘉慶間襲貝勒。好風雅,喜著述。有《明善堂集》。 ...
奕繪。 (1799—1838)清宗室,榮親王永琪孫,字子章,號幻園,又號太素道人。嘉慶間襲貝勒。好風雅,喜著述。有《明善堂集》。
過蓋竹作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 二月春風特地寒,江樓獨自倚欄干。個中詎有行藏意,且把前峰細數看。
汝寧徐使君 其九。明代。李攀龍。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結主深。但使便宜長得請,守臣無意賜黃金。
蜀府遇夏時教諭次韻敘德言懷。明代。方孝孺。 周道昔淪喪,鳳鳥收其聲。紛紛徇世士,各以智術鳴。仲舒起西都,蜀漢有孔明。下帷談正誼,濡走濟群生。二子茍遇時,惠澤
感懷,和張公善領事用前韻。近現代。許南英。 孤亭終古吊風波,留守三呼喚渡河。南宋君臣傷播越,北胡獻納恣搜羅。萬方民氣含冤久,九士忠魂飲恨多!八百馀年光漢族,盈庭懸想載賡歌。
嶼南宿別貢士林執中。明代。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Z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