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上高高原,原上有深井。登高意枯渴,愿見深泉冷。
裴回繞井顧,自照泉中影。沉浮落井瓶,井上無懸綆。
念此瓶欲沉,荒忙為求請。遍入原上村,村空犬仍猛。
還來繞井哭,哭聲通復哽。哽噎夢忽驚,覺來房舍靜。
燈焰碧朧朧,淚光疑冏冏。鐘聲夜方半,坐臥心難整。
忽憶咸陽原,荒田萬馀頃。土厚壙亦深,埋魂在深埂。
埂深安可越,魂通有時逞。今宵泉下人,化作瓶相憬。
感此涕汍瀾,汍瀾涕沾領。所傷覺夢間,便覺死生境。
豈無同穴期,生期諒綿永。又恐前后魂,安能兩知省。
尋環意無極,坐見天將昞.吟此夢井詩,春朝好光景。
夢井。唐代。元稹。 夢上高高原,原上有深井。登高意枯渴,愿見深泉冷。裴回繞井顧,自照泉中影。沉浮落井瓶,井上無懸綆。念此瓶欲沉,荒忙為求請。遍入原上村,村空犬仍猛。還來繞井哭,哭聲通復哽。哽噎夢忽驚,覺來房舍靜。燈焰碧朧朧,淚光疑冏冏。鐘聲夜方半,坐臥心難整。忽憶咸陽原,荒田萬馀頃。土厚壙亦深,埋魂在深埂。埂深安可越,魂通有時逞。今宵泉下人,化作瓶相憬。感此涕汍瀾,汍瀾涕沾領。所傷覺夢間,便覺死生境。豈無同穴期,生期諒綿永。又恐前后魂,安能兩知省。尋環意無極,坐見天將昞.吟此夢井詩,春朝好光景。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挽趙秋曉。宋代。張孺子。 早袖經綸手,歸歟臥首陽。可憐心錦繡,不補帝衣裳。祿與名俱靳,身宜壽且康。互鄉蒙子潔,聞訃重心傷。
不礙云山。宋代。胡仲弓。 贏得工夫看好山,吟魂飛不到人間,白云本是無心物,才得身高便可攀。
開河待閘苦熱。明代。陸深。 長江無六月,此語為誰傳。筠簟紗廚里,何人不可憐。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波搖云夢通具區,地接蓬萊與方丈。何似黃塵千尺高,脫巾群飲總稱豪。銀床玉井無由覓,赤腳層冰何處逃。徒聞東郡泉千派,不濟南湖水一篙。臨流欲渡還晞發,待看西巖吐新月。萬貫誰纏鶴背輕,一蓬自笑鳩巢拙。人間合有清涼方,半捲湘簾坐超忽。君不見陶潛釀秫,兩疏賜金。罹此毒熱,聽我吳吟。
入施州雜詠六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 匹馬空山日易移,裹糧篝火傍崖炊。誰言野食無供帳,鳥作笙簫樹作帷。
寓城西精舍贈洞文上人。清代。李鍇。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金陵八詠和湛宗伯 其四 雨花臺。明代。顧璘。 古臺開士說金經,傳道天花落紫冥。廣舌不來塵海變,春風唯見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