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逾六旬,始下昌樂瀧。險惡不可狀,船石相舂撞。
往問瀧頭吏,潮州尚幾里。行當何時到,土風復何似。
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東吳。
東吳游宦鄉(xiāng),官知自有由。潮州底處所,有罪乃竄流。
儂幸無負犯,何由到而知。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為。
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吏曰聊戲官,儂嘗使往罷。
嶺南大抵同,官去道苦遼。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鱷魚大于船,牙眼怖殺儂。
州南數(shù)十里,有海無天地。颶風有時作,掀簸真差事。
圣人于天下,于物無不容。比聞此州囚,亦在生還儂。
官無嫌此州,固罪人所徙。官當明時來,事不待說委。
官不自謹慎,宜即引分往。胡為此水邊,神色久戃慌。
bd大瓶罌小,所任自有宜。官何不自量,滿溢以取斯。
工農(nóng)雖小人,事業(yè)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
得無虱其間,不武亦不文。仁義飭其躬,巧奸敗群倫。
叩頭謝吏言,始慚今更羞。歷官二十馀,國恩并未酬。
凡吏之所訶,嗟實頗有之。不即金木誅,敢不識恩私。
潮州雖云遠,雖惡不可過。于身實已多,敢不持自賀。
瀧吏。唐代。韓愈。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樂瀧。險惡不可狀,船石相舂撞。往問瀧頭吏,潮州尚幾里。行當何時到,土風復何似。瀧吏垂手笑,官何問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東吳。東吳游宦鄉(xiāng),官知自有由。潮州底處所,有罪乃竄流。儂幸無負犯,何由到而知。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為。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吏曰聊戲官,儂嘗使往罷。嶺南大抵同,官去道苦遼。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鱷魚大于船,牙眼怖殺儂。州南數(shù)十里,有海無天地。颶風有時作,掀簸真差事。圣人于天下,于物無不容。比聞此州囚,亦在生還儂。官無嫌此州,固罪人所徙。官當明時來,事不待說委。官不自謹慎,宜即引分往。胡為此水邊,神色久戃慌。bd大瓶罌小,所任自有宜。官何不自量,滿溢以取斯。工農(nóng)雖小人,事業(yè)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得無虱其間,不武亦不文。仁義飭其躬,巧奸敗群倫。叩頭謝吏言,始慚今更羞。歷官二十馀,國恩并未酬。凡吏之所訶,嗟實頗有之。不即金木誅,敢不識恩私。潮州雖云遠,雖惡不可過。于身實已多,敢不持自賀。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tǒng)”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新作殊亭。宋代。薛季宣。 虎將夏中時,旋復怡亭址。茅茨覆采椽,樸拙亦可喜。建斗五移杓,殊亭更釋子。規(guī)摹雖少華,不陋復不侈。元碑碎俗令,遺集裒空紙。縱步此山椒,金聲猶屬耳。舊亭苦弗稱,新亭直殊美。書文兩奇絕,蹤跡存布指。古人久不見,今人尚殊此。能知古今意,元始本無始。
次韻戴成叔。宋代。陳著。 朝家相真賢,表表梧桐樹。群賢如鳳皇,飛翔得依附。風來驚四鄰,汗走僵訓注。云胡太山巔,蒼蒼豈其數(shù)。
太平巖夜歸。。方文雄。 酒醉詩成后,山鐘迫晚歸。嵐煙千嶂隱,燈火萬家微。放足隨高下,忘機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約莫相遺。
玉樓春。。李子酉。 紗窗春睡朦朧著。相見尚懷相別惡。夢隨城上角聲殘,淚逐樓前花片落。東風不解吹愁卻。明月幾番乖后約。當時惟恐不多情,今日情多無處著。
再詠黃石榴花二首 其一。宋代。韋驤。 花似新鵝色澤均,萼如柘繭亂紛紛。更臨返照遙凝目,翠幄無端惹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