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避暑,愛繁陰翳日,流霞供酌。竹影篩金泉漱玉,紅映薇花簾箔。素質生風,香肌無汗,繡扇長閑卻。雙鸞棲處,綠筠時下風籜。
吹斷舞影歌聲,陽臺人去,有當年池閣。佩結蘭英凝念久,言語精神依約。燕別雕梁,鴻歸紫塞,音信憑誰托。爭知好景,為君長是蕭索。
念奴嬌(夏日避暑)。宋代。仲殊。 故園避暑,愛繁陰翳日,流霞供酌。竹影篩金泉漱玉,紅映薇花簾箔。素質生風,香肌無汗,繡扇長閑卻。雙鸞棲處,綠筠時下風籜。吹斷舞影歌聲,陽臺人去,有當年池閣。佩結蘭英凝念久,言語精神依約。燕別雕梁,鴻歸紫塞,音信憑誰托。爭知好景,為君長是蕭索。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
仲殊。 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游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后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上元夜效小庾體同用春字。唐代。長孫正隱。 薄晚嘯游人,車馬亂驅塵。月光三五夜,燈焰一重春。煙云迷北闕,簫管識南鄰。洛城終不閉,更出小平津。
歸來。明代。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隱士五首 其一 楚狂。明代。程敏政。 天王不西狩,列國多游士。楚狂獨何人,長歌向夫子。慷慨鳳德衰,當已胡弗已。晏歲草木蕃,吾道亦云否。岐山鳥不至,吾已方自此。
次韻玉汝謝橘。明代。王鏊。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