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公之忠曠世無,吾愛斯人何必書。九原寥寥不可詰,筆法彷佛精神馀。
況公于藝自天縱,一字宜用千金摹。想當揮灑笑談際,不復靳惜唯所須。
山砠水險勇镵刻,照耀楚越連秦吳。百年兵火變陵谷,萬里玉石埋榛蕪。
時平好事搜遺跡,窮極南北緣崎嶇。耳聞目見略已盡,疑有斷裂留樵漁。
那知數尺翳塵土,洗滌近出都城居。松煤到紙覺飛動,氣象磊落超鐘虞。
吳卿獲此喜驚坐,朝昏把玩過明珠。攜來贈客客為賦,爽邁遠并前賢驅。
自云感激得妙理,學入勝處繇勤劬。余聞書史羸蟠礴,意匠不為形骸拘。
能將聲利瓦礫棄,點畫應手成璠玙。公遭亂世生死俱,見危授命真丈夫。
俯仰兵刃猶簪裾,毫端妍丑骨睢盱。試懷局縮較精粗,體勢豈暇煙云舒。
區區技巧尚乃爾,欲鳴道德宜何如。嗟哉荒煙幾日月,豪俊忽徙臨庭除。
由來始棄終見取,鑒裁誰敢欺錙銖。物微顯晦亦有待,人生通塞無巧愚。
寄謝紛紛馳騖徒,真偽枉以好惡誣。
題吳長文得蘭亭康相墓顏魯公斷碑。宋代。王安國。 魯公之忠曠世無,吾愛斯人何必書。九原寥寥不可詰,筆法彷佛精神馀。況公于藝自天縱,一字宜用千金摹。想當揮灑笑談際,不復靳惜唯所須。山砠水險勇镵刻,照耀楚越連秦吳。百年兵火變陵谷,萬里玉石埋榛蕪。時平好事搜遺跡,窮極南北緣崎嶇。耳聞目見略已盡,疑有斷裂留樵漁。那知數尺翳塵土,洗滌近出都城居。松煤到紙覺飛動,氣象磊落超鐘虞。吳卿獲此喜驚坐,朝昏把玩過明珠。攜來贈客客為賦,爽邁遠并前賢驅。自云感激得妙理,學入勝處繇勤劬。余聞書史羸蟠礴,意匠不為形骸拘。能將聲利瓦礫棄,點畫應手成璠玙。公遭亂世生死俱,見危授命真丈夫。俯仰兵刃猶簪裾,毫端妍丑骨睢盱。試懷局縮較精粗,體勢豈暇煙云舒。區區技巧尚乃爾,欲鳴道德宜何如。嗟哉荒煙幾日月,豪俊忽徙臨庭除。由來始棄終見取,鑒裁誰敢欺錙銖。物微顯晦亦有待,人生通塞無巧愚。寄謝紛紛馳騖徒,真偽枉以好惡誣。
王安國(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寧進士。北宋臨川(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詩人。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王安國器識磊落,文思敏捷,曾鞏謂其“于書無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 ...
王安國。 王安國(1028年-1074年)字平甫,王安石大弟。熙寧進士。北宋臨川(今江西省東鄉縣上池村)人。北宋著名詩人。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為“臨川三王”。王安國器識磊落,文思敏捷,曾鞏謂其“于書無所不通,其明于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
題劉幼云先生潛廬讀書圖。。陳曾壽。 我皇即位初,輔導資賢王。進賢宰相事,首舉講官良。妙選十二輩,劉侯何卬卬。燕坐抱冰翁,獨許侯文章。深心紀綱地,諷議回肝腸。稱嘆不去口,手撫霜髯長。哀哉元祐政,朝露事不常。陰壬遂漸進,群兒攬天綱。張公起抗爭,嘔血去堂堂。啁啾見孤鳳,百憂瘏一吭。處人骨肉間,苦口非激揚。至誠無不動,乍起旋迷盲。我時數周旋,相對憂旁皇。但言臣力竭,無藥回膏肓。天地猝翻覆,流言破斧斨。掩袂出國門,無狀徒自傷。終始義不負,此志日月光。幽幽東海廬,讀書穴匡床。龍潛自成德,天意方微茫。披圖感往事,北望涕浪浪。
得江西報六言十首。宋代。劉克莊。 但見盈城盈野,誰能去食去兵。山東河北卷土,江右湖南失耕。
和張推官同年陰無緒偶成。宋代。司馬光。 澹泊輕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風煙寂寞幾何限,盡入憑高一雨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