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之山聶公宅,稚川作圖才數尺。秋天薄云千仞表,春雨喬林百年物。
憶昔侍郎鎮成都,將佐盈庭賓客趨。錦官城外笳鼓發,駟馬橋邊高蓋車。
先廬舊在小東郭,丞相祠前同寂寞。嚴公同訪杜陵家,退之亦到淮西幕。
峨眉嵯峨久不歸,江水娛人秋日暉。坐看蓬萊變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
公子親迎陳氏館,我初至撫猶弱冠。看君揮翰甚風流,豈想重逢鬢毛換。
君言中間一再來,數見先公胸次開。鶯花風雨必求友,水竹園林持酒杯。
嗟予晚歲始能退,寧有文章驚海內。平生不受簡書畏,故家高致君應最。
圖中山色積翠濃,雖欲舍子將焉從。蜀人相如最能賦,行倚山木歌高空。
空山歌。宋代。虞集。 高空之山聶公宅,稚川作圖才數尺。秋天薄云千仞表,春雨喬林百年物。憶昔侍郎鎮成都,將佐盈庭賓客趨。錦官城外笳鼓發,駟馬橋邊高蓋車。先廬舊在小東郭,丞相祠前同寂寞。嚴公同訪杜陵家,退之亦到淮西幕。峨眉嵯峨久不歸,江水娛人秋日暉。坐看蓬萊變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公子親迎陳氏館,我初至撫猶弱冠。看君揮翰甚風流,豈想重逢鬢毛換。君言中間一再來,數見先公胸次開。鶯花風雨必求友,水竹園林持酒杯。嗟予晚歲始能退,寧有文章驚海內。平生不受簡書畏,故家高致君應最。圖中山色積翠濃,雖欲舍子將焉從。蜀人相如最能賦,行倚山木歌高空。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
虞集。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少受家學,嘗從吳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李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虞集素負文名,與揭傒斯、柳貫、黃溍并稱“元儒四家”;詩與揭傒斯、范梈、楊載齊名,人稱“元詩四家”。
寒悰 其二。清代。孫原湘。 爐煙搖漾奈風何,似妾心頭委曲多。擔得虛名招嫉妒,悔因堅約致蹉跎。雙關語秘瞞青鳥,一尺身懸抵絳河。剩有悲愁相對分,不忙時節定來過。
贈詩奚黃懿卿謔來獻。明代。鄧云霄。 書記翩翩清且嘉,偶攜龍劍事張華。行吟常負囊中錦,同夢曾偷筆里花。白社徑堪呼小友,青云猶許附名家。主人最是憐才者,豈似方回浪自誇?
寄詩(一作絕微之)。唐代。崔鶯鶯。 自從銷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傍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
贈王別駕時署縣有薦。明代。盧龍云。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有人示山水畫卷以為元暉作求詩。宋代。戴表元。 硯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斕斑今亦無。一塢亂云濃似漆,春風吹夢過西湖。
秋村十二詠 其十二 筑圃。清代。成鷲。 瓜熟已除架,莧乾無復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筑場初。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