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教顯,正金蓮朵朵,開遍時節。士庶官僚咸仰奉,緣覺聲聞心說。
悟者清涼,背之熱惱,多口明真訣。諸人著眼,照開千古心月。
了知諸相皆空,不生妄想,當體能消滅。境界真實無染著,種種抑絕分別。
萬境一心,現前孤覺,寂寂圓明徹。凈無可觸,太虛一體無別。
大江東去。金朝。劉志淵。 天元教顯,正金蓮朵朵,開遍時節。士庶官僚咸仰奉,緣覺聲聞心說。悟者清涼,背之熱惱,多口明真訣。諸人著眼,照開千古心月。了知諸相皆空,不生妄想,當體能消滅。境界真實無染著,種種抑絕分別。萬境一心,現前孤覺,寂寂圓明徹。凈無可觸,太虛一體無別。
金道士。河中萬泉人,字海南,號元沖子。童時不作嬉戲,事親至孝。慕仙學道,后遇長春真人丘處機于棲游庵。金末兵亂,避于綿山。卒年七十九。 ...
劉志淵。 金道士。河中萬泉人,字海南,號元沖子。童時不作嬉戲,事親至孝。慕仙學道,后遇長春真人丘處機于棲游庵。金末兵亂,避于綿山。卒年七十九。
琳老所居植竹發筍而草茁其傍作詩見寄為賦一。宋代。毛滂。 春風吹瑯玕,夏長蒼龍孫。未見拂云梢,已引鞭驥根。包藏霜雪姿,隱忍苔蘚痕。其傍茁小草,同出東帝恩,恩深草先高,抱籜殊未掀。歲寒兩何如,一笑凝詩魂。
題劉至誠行樂。清代。戴亨。 溪回蕩云容,虬松勢妖矯。日月摩高巔,石瘦青苔老。科頭信芒鞋,臨風恣幽討。箕踞憩云根,蒼翠午陰悄。觸目與神謀,精理擴懷抱。得意已忘言,隔澗聞幽鳥。邃壑古煙深,呼童覓瑤草。
社日兩篇 其一。唐代。杜甫。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次韻張仲文雪中見寄。元代。葉颙。 萬境無聲玉宇空,江山晃耀失西東。溶溶不夜梨花月,袞袞長春柳絮風。兒女淺斟金帳酒,英雄方建鐵城功。池邊鵝鴨休驚擾,恐混軍聲耳為聾。
謾書 其二。宋代。周邦彥。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鉤。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