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里春光曉望中,雨馀花潤草蒙茸。青山尚在浮煙里,樓上分明見幾峰。
雨過登樓。元代。劉秉忠。 錦里春光曉望中,雨馀花潤草蒙茸。青山尚在浮煙里,樓上分明見幾峰。
劉秉忠(1216-1274年),初名劉侃,字仲晦,號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臺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聰,任官后而名劉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學家。劉秉忠是元初政壇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對于元代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又是一位詩文詞曲兼擅的文學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贈太傅,封趙國公,謚號文貞。元成宗時,追贈太師,改謚文正。元仁宗時,追封常山王。 ...
劉秉忠。 劉秉忠(1216-1274年),初名劉侃,字仲晦,號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臺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聰,任官后而名劉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學家。劉秉忠是元初政壇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對于元代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又是一位詩文詞曲兼擅的文學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贈太傅,封趙國公,謚號文貞。元成宗時,追贈太師,改謚文正。元仁宗時,追封常山王。
春日送立雨叔讀書赤橋四首 其一。明代。佘翔。 花發江城二月天,木蘭流水赤橋前。扁舟載得青箱去,揚子亭中日草玄。
思佳客。。顧隨。 真把人間比夢間。子云亭下葉初丹。炷香縱使通三界,奠酒何曾至九泉。辭北國,入西川。殷勤猶自寄詩篇。便教來世為兄弟,話到今生已惘然。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飲浦江高樓有詩紀事依。近現代。陳三立。 寄命湖船帶夢游,又依海客戀殘秋。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映照須眉能玩世,支離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飛鴻側,咽入天風與唱愁。
次韻解安卿石假山。元代。程鉅夫。 夜瞻光怪晝生輝,數尺嵌巖舊見稀。欲獻楚王憂刖足,怕逢織女誤支機。斜當明月偏宜照,近逼紅塵不敢飛。中慶堂中蓬島客,相看不覺戀柴扉。
示元度。宋代。王安石。 今年鐘山南,隨分作園囿。鑿池搆吾廬,碧水寒可漱。溝西雇丁壯,擔土為培塿。扶疏三百株,蒔梀最高茂。不求鹓雛實,但取易成就。中空一丈地,斬木令結搆。五楸東都來,斸以繞檐溜。老來厭世語,深臥塞門竇。贖魚與之游,喂鳥見如舊。獨當邀之子,商略終宇宙。更待春日長,黃鸝弄清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