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垂平野樹團團,雨過平蕪綠更鮮。何事高梧遽如薺,只消寸草已凌煙。
山遮春欲歸時路,雁入鳧飛不盡天。廬舍似蝸人似豆,天開粉本夕陽邊。
遠目樓。元代。陳樵。 天垂平野樹團團,雨過平蕪綠更鮮。何事高梧遽如薺,只消寸草已凌煙。山遮春欲歸時路,雁入鳧飛不盡天。廬舍似蝸人似豆,天開粉本夕陽邊。
(1278—1365)元東陽人,字君采,號鹿皮子。幼承家學,繼受經于程直方。學成不仕,隱居圁谷。性至孝。為文新逸超麗。有《鹿皮子集》。 ...
陳樵。 (1278—1365)元東陽人,字君采,號鹿皮子。幼承家學,繼受經于程直方。學成不仕,隱居圁谷。性至孝。為文新逸超麗。有《鹿皮子集》。
歸宗山籟一百四首 其六十五。明代。釋函是。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云暗,焉知白露繁。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厥壮伤ミ~,還應望石門。
故承議李 其二。南北朝。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疊韻酬洗奕倩。明代。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嶼南宿別貢士林執中。明代。王恭。 紅燭離堂酒半醒,驪歌今夕若為聽。故人好是身隨桂,浮客空嗟跡類萍?;◣Z晚鐘湖上別,鳳臺春樹夢中青。應知晝繡長林下,白首還來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