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然一室如僧舍,秉燭焚香坐夜闌。卻笑酒酣氈帳暖,誰憐漏永鐵衣寒。
安知天下無三杰,但愿軍中有一韓。世事關心成感慨,旋移書卷就鐙看。
夜坐念邊事。明代。于謙。 蕭然一室如僧舍,秉燭焚香坐夜闌。卻笑酒酣氈帳暖,誰憐漏永鐵衣寒。安知天下無三杰,但愿軍中有一韓。世事關心成感慨,旋移書卷就鐙看。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
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寄題江山葉氏翠香亭。。王柏。 誰竊清香下廣寒,霜風染就粟膚丹。須知葉葉蒼圭色,花未開時自可觀。
秋日憶雪航二兄。清代。張善恒。 不耐蕭條甚,秋思苦自吟。愁添千里雁,夢冷十年心。重以思兄念,因之別恨深。登城間散步,風雨滿霜林。
送張伯起入都二首。元代。方回。 元侯可文學,未壯冠貂蟬。之子觀光日,前修致政年。芹宮堪注擬,瓜戍尚遲延。定有群人薦,班行綴集賢。
永叔舟中遇稚升水部再柬二首 其一。明代。胡應麟。 聲名藉藉動皇畿,錦纜牙檣出海圻。萬鹢連云金翅擁,雙龍橫霧玉鱗飛。淹留彩筆歌叢桂,濩落青衫問采薇。同學廿年年少友,幾人袍笏到丹扉。
臺州郡齋雜詠十二首 雙巖堂。宋代。尤袤。 兩巖郁青蒼,中有堂突兀。回廊外環繞,脩竹布行列。懸崖上幽徑,窺壁見遺碣。面墻誰所筑,除去礙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