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xué)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guān),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wèi)。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后,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著作達百余種。后人輯為《升庵集》。 ...
楊慎。 楊慎(1488~1559)明代文學(xué)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號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稱博南山人、金馬碧雞老兵。楊廷和之子,漢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人,祖籍廬陵。正德六年狀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guān),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終老于云南永昌衛(wèi)。終明一世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為第一。其詩雖不專主盛唐,仍有擬右傾向。貶謫以后,特多感憤。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范圍頗廣。著作達百余種。后人輯為《升庵集》。
舟行。宋代。趙蕃。 下水復(fù)上水,暮秋仍早秋。暫歸非去吏,觸緒苦添愁。本乏風(fēng)雅作,謾于山水游。經(jīng)營欲終日,人謂我何求。
雪著溪山澹復(fù)濃,行舟疑在玉壺中。云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yīng)塵跡嘆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善權(quán)即事十首 其三。宋代。李綱。 雪著溪山澹復(fù)濃,行舟疑在玉壺中。云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yīng)塵跡嘆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訪祥云谷首座不遇。明代。朱同。 荷鋤欲訪祥云谷,云出天涯晝寂寥。擬念過從知姓字,秋聲何處有色蕉。
故承議李 其二。南北朝。鄒浩。 甫畢榮親愿,歸休不計年。心冥塵竟遠,善積子皆賢。萬事殘初夢,千齡掩逝川。登門獨無路,追感倍悽然。
送湯倅二首。宋代。虞儔。 別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jīng)過。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渭北論文須細與,洛南問業(yè)念如何。有時尺素頻相寄,莫負東來錦鯉波。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宋代。張栻。 子行日以遠,我思日以長。政或少閒暇,書來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