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虜運盡行當平。
何時夜出五原塞,不聞人語聞鞭聲。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宋代。陸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嶸。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丈夫身在要有立,逆虜運盡行當平。何時夜出五原塞,不聞人語聞鞭聲。
胸中自有軍事謀略,想要試煉一番卻沒有門路,空懷豪情。
草書如同行軍打仗,書寫前喝酒,好似軍中的旗鼓以壯聲威,手中的筆好似戰士的刀槍,其氣勢如同銀河從天上傾瀉而下。
以端溪出產的硯臺磨墨,在燭光的照耀下,下筆縱橫如飛。
瞬間就完成草書,又端杯飲酒,就像打了一場勝仗,消除國難,恢復了太平,感覺酣暢淋漓。
有志男兒當建立功業,有所立身,金人侵略者的命運已盡,應當去平定他們。
何時才能夠像漢朝時在五原塞出兵討伐匈奴那樣北伐金人呢?我已能想象到我軍隊伍十分整肅的場景,只聽到揚鞭催馬的聲音,而沒有人語聲。
磊落:眾多錯雜的樣子。
五兵:即古代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種兵器,此處借指用兵韜略。《宋史·范仲淹傳》:“胸中自有數萬甲兵謂。”
崢嶸(zhēngróng):山勢高峻的樣子,此處喻滿懷豪情。
槊(shuò):長矛,古代兵器之一。
銀河:天河,晴朗夜空中云狀光帶,望去像河。
端溪石池:指端硯,為名硯。端溪在今廣東高要縣,古屬端州。
須臾(xūyú):片刻,一會兒。
煙塵清:比喻戰斗結束。
丈夫:大丈夫,陸游自指。
在:存。
立:指立身處世,即立德、立言、立功。
逆虜:指金侵略者。
運:國運,氣數。
行:將。
五原塞: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漢時曾從此處出兵,北伐匈奴。
參考資料:
1、王新龍.《陸游文集 3》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08:第92頁—第93頁
2、王新霞,胡永杰 .《壯心未與年俱老 陸游詩詞》:山東文藝出版社, 2015.06 :第64頁—第65頁
此詩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三月,陸游52歲,在成都范成大幕府。詩人精通書法,尤擅長草書,幾乎出神入化。于是由醉中作草書,聯想到用兵,實為妙哉!
參考資料:
1、王新龍.《陸游文集 3》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08:第92頁—第93頁
陸游是南宋有名的書法家,由于胸藏五兵,欲試無路,因此引起下面借酒澆愁、作書泄憤的生動描繪。三至六句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書的生動畫面:筆力千鈞,如銀河從天傾瀉;燭光與濃重的墨色相映,詩人走筆縱橫,真是“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李白《草書歌行》)詩人把為國平胡塵的戰斗場面和整個草書的過程(蓄勢、疾書、書成)以及高度的草書技巧自然而緊密地結合起來了。比喻的運用也十分成功。“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寫出掃敵人,平逆虜后的清平景象和詩人的得意神情。“何時夜出五原塞,不聞人語聞鞭聲!”最后兩句呼應開頭,直接表達了詩人渴望參加收復國土戰斗的迫切心情。給人展示了一幅夜襲敵營的生動畫面,而詩人縱馬疾馳、英勇矯健的身影也躍然在目。
詩中借醉中作草書的情況,表達了詩人為國立功的思想感情。詩中表明作者為國征戰的愿望無法實現,便把豪情寄托于飲酒和寫字當中。詩人從作草書聯想到用兵,表現他時時處處不能忘情于收復國土。最后,詩人又從書、酒之中返回到現實,盼望著早日出關塞、平逆虜、立軍功。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
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過清遠峽。宋代。王稱。 兩山夾飛流,曲折始東走。排空殷崩雷,出峽去愈驟。商人數畏津,漁子駭奔溜。回瀾乍窺淵,迸瀨亂泄竇。上當群石爭,下及眾川漱。勢齊龍門險,雄長碣石右。惜哉神禹功,奠畫遠莫究。遂令五嶺南,別與萬靈斗。我行一停舟,適值風雨候。崩騰心為徨,滉瀁目已瞀。篙師戒前征,薄暮不敢逗。開蓬訝驚湍,宛若群鷺簉。乃知造化神,茲寔亙宇宙。三復忠信言,呼酒聊獨侑。
雷陽道中即事 其八。明代。李之世。 欹木崩厓架短橋,盤岡幾轉度山椒。牛堪負囷歸村壟,水自推車灌稻苗。瘴雨灑林煙不掃,火云酣午葉如燒。雖然也是南中地,卻望家園首重翹。
恭謁孝陵。清代。顧炎武。 閏位窮元季,真符啟圣人。九州殊夏裔,萬古肇君臣。武德三王后,文思二帝鄰。卜年乘王氣,定鼎屬休辰。江水縈丹闕,鐘山擁紫宸。衣冠天象遠,法駕月游新。正寢朝群后,空城走百神。九嵏超嵽嵲,原廟逼嶙峋。寶祚方中缺,災精且下淪。郊坰來獵火,苑籞動車塵。系馬神宮樹,樵蘇御道薪。巋然唯殿宇,一望獨荊榛。流落先朝士,間關絕域身。干戈逾六載,雨露接三春。患難形容改,艱危膽氣真。天顏杳靄接,地勢郁紆親。尚想初陵制,仍詢徙邑民。因山皆土石,用器不金銀。紫氣浮天宇,蒼龍捧日輪。愿言從鄧禹,修謁待西巡。
贈王別駕時署縣有薦。明代。盧龍云。 才名共仰三川舊,治行咸推百粵先。郡以分猷看展驥,邑緣試劇待烹鮮。霜含白簡俱稱最,春滿黃堂各頌賢。珍重佩刀酬解贈,君家元沐主恩偏。
寓鐘寶潭解館二首 其二。元代。胡天游。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何須交臂令心哀,北風吹人歸去來。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唐代。徐鉉。 滿卷文章為世重,出塵心跡少人同。騰騰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覺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