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仲側室善絲桐賦詠,曉達音呂,備歌舞之妙。
素弦一一起秋風。寫柔情、都在春蔥。徽外斷腸聲,霜宵暗落驚鴻。低顰處、翦綠裁紅。仙郎伴、新制還賡舊曲,映月簾櫳。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濃。
吳中。空傳有西子,應不解、換徵移宮。蘭蕙滿襟懷,唾碧總噴花茸。后堂深、想費春工。客愁重、時聽蕉寒雨碎,淚濕瓊鐘。恁風流也稱,金屋貯嬌慵。
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風。宋代。吳文英。 丁基仲側室善絲桐賦詠,曉達音呂,備歌舞之妙。素弦一一起秋風。寫柔情、都在春蔥。徽外斷腸聲,霜宵暗落驚鴻。低顰處、翦綠裁紅。仙郎伴、新制還賡舊曲,映月簾櫳。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濃。吳中。空傳有西子,應不解、換徵移宮。蘭蕙滿襟懷,唾碧總噴花茸。后堂深、想費春工。客愁重、時聽蕉寒雨碎,淚濕瓊鐘。恁風流也稱,金屋貯嬌慵。
丁宥的妾能詩賦,善音樂,懂得音律,具備歌舞的美妙。
凄厲的商炫聲如一陣陣秋風。音樂來自那纖細、柔情的手。徽音之外的悲哀的旋律,使秋天的鴻雁驚飛。時而低首皺眉,滿含紅情綠意的纏綿之態。丁宥相伴,在月夜下窗櫳內共譜新曲,奏新聲,新曲接舊曲,曲曲優美動聽。夫妻恩愛如并蒂花迎春,天天沉醉在春天里。
吳中西施雖是古代著名美女,但她不曉得音律。而丁妾音樂旋律中富有優美高尚的情感,詩才噴涌如花似碧。在深深的后堂內,費盡心力作曲、彈琴、吟詩、作賦。我愁緒滿懷,時時聽到雨打芭蕉的音響,當聽到丁妾的商弦秋聲,淚濕潸潸。丁宥金屋藏嬌,可謂風流之至。
高山流水:詞牌名,又名“錦瑟清商引”。定格為雙調一百十字,前段十句六平韻;后段十一句六平韻。
丁基仲:丁宥,字基仲,號宏庵。側室:妾。絲桐:琴。
素弦:商弦,商屬秋。
春蔥:女子潔白纖細的手指。
徽:徽音,美好的樂聲。
顰(pín):皺眉。
剪綠裁紅:指紅花綠葉。
賡(gēng):連續。
換徵(zhǐ)移宮:指彈奏音樂。
唾碧:化用《飛燕外傳》所載的婕妤言飛燕唾吐如石上花的典故,贊丁妾口唾如花的詩才。花茸:用李煜《一斛珠》:“爛嚼花茸,笑向檀郎唾”之意,寫夫妻嬉戲恩愛之狀。
瓊鐘:指古代美好的音樂。
金屋:泛指給心愛女人住的屋宇,或女子居室的美稱。
參考資料:
1、趙慧文,徐育民編著.吳文英詞新釋輯評(上冊):中國書店,2007.1:429
2、陶爾夫,劉敬圻著.吳夢窗詞傳·吳文英: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317
清代葉申薌《本事詞》曰:“丁宥基仲之側室,解吟詠,善絲桐。夢窗為制《高山流水》贈之。”吳文英與丁宥交游頗深,集中贈丁宥詞多首,其妾能詩賦,善音樂。此詞以自度曲專詠丁妾才藝以贈之。
參考資料:
1、趙慧文,徐育民編著.吳文英詞新釋輯評(上冊):中國書店,2007.1:429
此為酬贈詞。發端“素弦一一起秋風”一句,緊扣小序寫丁妾善于彈奏音樂,樂弦時而柔情似水,時而秋聲如泣,那旋律在如春蔥般的玉指中流出,柔美、凄婉,感人肺腑。“一”的疊詞,加濃了音樂的凄婉色彩。“徽外斷腸聲”一句,化用王粲《公燕》:“管弦發徽音,曲度清且悲”強調了樂聲之悲,與“斷腸”二字意思反復,濃化了音樂的悲哀之情。“霜霄暗落驚鴻”既寫悲哀的旋律使秋天的鴻雁驚飛,又化用了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來比擬丁妾的體態輕盈美妙。此乃一石雙鳥之法。“低顰處”一句,描寫丁妾的面部表情隨樂曲旋律變化而變化,時而低首皺眉,滿含悲意;時而面帶柔情,風情萬種。“剪綠裁紅”化用趙彥昭“花隨紅意發,葉就綠情新”形容丁妾紅情綠意的纏綿之態。這兩句刻畫入微,既寫了丁妾演奏時的身姿、情態,又勾出音樂旋律的變化多端。“仙郎伴”一句,轉筆寫丁基仲與愛妾在月夜下窗櫳內共譜新曲,奏新聲,新曲接舊曲,曲曲優美動聽。“映月簾櫳”描繪月下美景,用以烘托伉儷的似水柔情。歇拍“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濃”以并蒂花迎春的鮮明形象比喻夫妻恩愛。“日日醉春濃”以疊詞“日日”又加以“濃”字強調恩愛之深。
過片,回應上片的發端句,繼寫丁妾善音律,但不采用直敘手法,而曰:“吳中,空傳有西子,應不解、換徵移宮”,此意是說吳中西施雖是古代著名美女,但她不曉得音律,在對比中突現了丁妾美而多藝。“蘭蕙滿襟懷”一句,化用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以蘭蕙象征丁妾音樂旋律中富有優美高尚的情感。“唾碧總噴花茸”一句,化用二個典故,寫丁妾詩才噴涌如花似碧及夫妻二人恩愛嬉戲之狀。此句亦是一石雙鳥。“后堂深、想費春工”一句,是小結以上,繼寫丁氏夫婦在深深的后堂內,費盡心力作曲、彈琴、吟詩、作賦,過著幸福生活。“客愁重”一句,轉筆寫到自己,言自己客居在外,愁緒滿懷,時時聽到雨打芭蕉的音響,真是分明葉上心頭滴了,著一“寒”字,更加濃了悲戚情感。聽到丁妾的商弦秋聲,令人淚濕潸潸。此句,呼應開頭“素弦一一起秋風”,從個人感受中寫丁妾的音律高超。結句“恁風流也稱”一句,言丁氏金屋藏嬌,可謂風流之至。
此詞贊丁妾多才多藝。在結構上紆回曲折,在手法上多種多樣,有對其音樂的正面描寫,又有從聽者感受的側面烘托;還對丁妾的美姿、情態的側面描寫。如此將其善絲竹、會吟誦、有美姿、品德好、夫妻恩愛等交錯而寫;顯得生動活潑而有序。此外,在遣詞造語上亦有獨到之處,在用典上,時而由典語中化出新詞,時而又在原典中加以襯托,擴大詞境。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師安撫生日。。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試問風騷將,誰登翰墨場。浮云玉壘變,秋草墨池荒。大雅淪金石,斯文厭秕糠。九成方命舜,三變必興唐。東壁初觀象,南箕果降光。終當薦清廟,始驗山崑岡。世喜韶音在,人皆肉味忘。遙聞望帝國,重立鄭公鄉。議論看前輩,春秋守素王。談經追服杜,下筆逼班揚。價重連城璧,功高治水航。詞源傾滟澦,才刃劇干將。思涌辭穿月,文成字挾霜。高明齊日觀,豪健敵風檣。不但垂金薤,方期兆玉璜。徑宜排稷下,不用奏阿房。退草三千牘,深窺數仞墻。多聞正科斗,博識辨商羊。鄉黨尊王烈,交游說鄭莊。弦歌化鄒魯,文物見成康。壯歲觀周樂,昭時笑楚狂。風塵天下轍,日月魏月梁。星列橋門外,霜寒璧水傍。應書隨漢傳,鼓篋上虞庠。大策先多士,高談兀老蒼。諸儒甘折角,宗伯許升堂。擢秀聯龍虎,凌霄翳鳳凰。西黌聊偃息,北海暫徊翔。絳帳師儒室,青衿弟子行。至音消鄭衛,俗學起膏肓。德業方天縱,才名故日彰。筑巖宜夢說,負鼎可干湯。憲古興華旦,蒐儒列奉常。魯宮傳禮樂,趙鐸應宮商。金納諸侯酎,郊崇上帝觴。朝儀修草具,廟樂紀芝房。方刺封中制,將方岱岳祊。守邦嚴典禮,范俗正堤防。恩賜尚書舄,班齊騎省郎。明光聯執戟,建禮入含香。鳴下趨文陛,垂紳拱御床。天臨豸冠動,風凜獸樽涼。禁省吟紅藥,朝廷少皂囊。憂時惟賈傅,疾惡甚張綱。伏閣曾留諫,埋輪詎畏強。忠言深慷慨,直氣欻飛揚。屢乞開宣室,常思請尚方。馬皆貪立仗,鳳獨見朝陽。直道難容黯,群臣惜渡湘。虛心忘寵辱,知命信行藏。徼道森長樂,周廬肅未央。贅衣重入侍,交戟儼開張。地有長城固,時無寶瑟僵。鳴鑾思禹穴,飛旆入雷塘。仗狩崆峒遠,旌垂少海黃。方資清宿衛,乃遽釋軒裳。負郭俄回駕,專城再耀铓。化移江北枳,訟決召南棠。已去浮江虎,潛軀避境蝗。使車更刺舉,夷路看騰驤。未即歸前席。還聞出護羌。不通五尺道,坐富十年糧。念昔東南帝,多興楚越疆。聚星占晉國,厭氣走秦皇。往者何勞繼,今王未旺易量。布書垂象魏,仄席在巖廊。大業雖中僨,神謀正外攘。會須擒頡利,方擬殄燒當。宇宙依秦樹,山河接汶篁。再令宮禁肅,必賴股肱良。豈久留乘塞,行看入奉璋。無安都護府,亟趣舍人裝。有客彈長鋏,終年竊太倉。乘龍安敢望,飛鳳果為祥。貪祿難投幘,登堂阻奉觴。遙期千歲壽,坐見海生桑。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
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岳州臨江驛見亡友凌溪子題壁愴然興懷倚韻追悼 其二。明代。顧璘。 鸚鵡才高失帝庭,人間窮達轉冥冥。久將塵土拋金紫,自慱聲華付汗青。避地盟寒空卜筑,招魂歌就或來聽。笛聲莫愴山陽舍,琴操期聞中散靈。
秋懷二首。宋代。王炎。 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獨對西風搔短發,欲謀小隱背初心。江湖鴻雁天將冷,籬落黃花秋又深。拄笏看山聊爾耳,懶彈綠綺索知音。
感懷冬夜。明代。趙迪。 窮冬天地閉,積雪暗河關。身世隨孤雁,家林隔萬山。江聲回積夢,燈影對愁顏。遙夜心千里,蕭蕭兩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