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衾初展,銀紅旋剔,不盡燈前歡語。人間歲歲似今宵,便勝卻、貂蟬無數。
霎時送遠,經年怨別,鏡里朱顏難駐。封侯覓得也尋常,何況是、封侯無據。
鵲橋仙·繡衾初展。清代。王國維。 繡衾初展,銀紅旋剔,不盡燈前歡語。人間歲歲似今宵,便勝卻、貂蟬無數。霎時送遠,經年怨別,鏡里朱顏難駐。封侯覓得也尋常,何況是、封侯無據。
鋪展開繡花的錦被,剔亮燈燭,我們在燈下暢敘衷腸。如果年年的日子都像今晚,那就算勝卻了人間一切的恩愛了。
轉眼間就要離開,此后便是長年的相思怨恨,我的容顏也很難一直美麗下去啊。就算你在外邊被封了侯,那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更何況,封侯是多么遙遠的事啊。
鵲橋仙:詞牌名,又名“鵲橋仙令”“金風玉露相逢曲”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一韻到底。上下片首兩句要求對仗。
繡衾(qīn):繡花的被。前蜀韋莊《天仙子》詞:“繡衾香冷懶重熏。”
旋剔:新剔。旋,新,時間副詞。剔,指挑起燈芯剔除余燼,使燈更亮。
歡語:愉快的交談。
勝卻:勝過。
貂蟬:古代王公顯宦冠上之飾物。此處泛指高官厚祿。
霎時:片刻。
經年:一年或整年。
朱顏:紅潤美好的容顏,指青春年少。
難駐:難以留住。
尋常:平常,普通。
無據:沒有依據。意謂不可能。
參考資料:
1、葉嘉瑩,安易編著.王國維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6.1:第135頁
2、王國維著.山有扶疏編,一生最愛人間詞 為伊消得人憔悴 附 人間詞話: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08:第176頁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新春伊始,王國維準備跟隨羅振玉前往北京謀職時,為表達他與妻子莫氏的離別之情,創作了該詞。
參考資料:
1、竇忠如著.王國維畫傳: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06:第61頁
全詞系抒寫男女纏綿之情,所創造的則是意境。詞中有大量的景語,也有許多情語,頗工致可誦。
上片從眼前景物寫起,運用對偶小分句,通過特定器物及主人公的動作,點明故事所發生的時間、地點及有關細節,合乎詩詞作品敘事慣例。這是因為良人乍歸,才急急忙忙地把久已不用的錦被重又鋪在床上。一個“初”字,暗示其主人之久別重逢,而且顯然是出乎意料的,這是緊接著上句的第二個動作。剔銀缸,是為了增大燭光亮度。因為良人匆匆歸來,妻子沒有思想準備,一見之下,反而不敢相信,還以為是在夢里。下句“燈前”承上“銀缸”。本應為“燈前歡語不盡”,因平仄及韻腳要求,句子成分排列有所調整。情人見面,喜出望外,千言萬語,亟待傾訴。故“歡語”而至于“不盡”,亦人之常情。這三句,純屬寫實,毫無夸飾,皆生活中習見者,筆調簡淡,卻另有一番情致。以下兩句正面抒情,人世間有情人如果年年月月都能象今天晚上那樣相親相愛、相偎相依地生活在一起,就勝過享受榮華富貴多少倍了。上片五句,概括而言,在于寫出相逢時的情和景,所點染的是樂多于哀的氛圍。
下片掉轉筆鋒,集中寫離別。首句“經年怨別”,又言分手之久,別久則思,思極則怨。作情語細膩而有層次。“鏡里朱顏難駐”,謂韶光易逝,歲月無情,人生苦短,而聚散無常。尤其是有情人總是離多會少,成為畢生憾事。最后兩句推開一層,這兩句是說,即便是夫婿升了官,發了財,有了顯赫的地位,我也看得很平常,并不感到高興。何況“封侯”之類,并非人人有份。此句感情強烈,語氣果決,反映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和對功名利祿的蔑視,也是與上片歇拍處“貂蟬”一詞相呼應。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都門別曾乾義 其一。明代。韓上桂。 行年三十二,所向皆無成。西風吹我行,萬籟送悲聲。雙劍在匣中,隱隱作龍鳴。我生本南越,胡為眷上京。射策阻不進,羈棲欲何營。人生世路上,去住如浮萍。退者非獨拙,進者非獨明。夙興而夜寐,努力副榮名。
燈下小酌。宋代。陸游。 江湖雙鬢禿,宇宙一身窮,酒浪搖輕碧,燈花落碎紅。交情元易見,春事半成空。尚覬身強健,煙畦擷芥菘。
送家鞏寧。清代。陳恭尹。 家世儒官獨典軍,紫髯三十坐高軒。戰旗指處無堅壘,仕路從來有孟門。劍長澀苔收殺氣,馬驕沙草散蹄痕。舊時贈客金錢盡,更向誰人受此恩。
疊韻酬洗奕倩。明代。湛若水。 長嘯聲聞塞兩間,紛紛萬有到來閒。淹留廿載成何事,空載大江明月還。
送張仲實之宜興。元代。楊載。 南渡邦初造,西山將獨賢。立功何赫赫,流慶尚綿綿。報國橫戈數,登壇授鉞專。風云方際會,江海固周旋。控險千鈞弩,臨危七寶鞭。忠誠深足仗,智勇實兼全。自返高橋役,端持宥府權。兵威終抗敵,人力可回天。甲第無踰者,諸孫固穎然。初生同燕頷,有美自蟬娟。善學聞當代,能詩起妙年。衛公猶故物,鄭老竟寒氈。矯矯青云器,泠泠白雪弦。同游雖未達,自視已無前。政事兼留意,時髦孰比肩。知機無轉石,縱辨若奔川。特達群公薦,酸寒眾目憐。姑為文學掾,會覓孝廉船。必見公侯復,無論雨露偏。秋風鵬鶚健,萬里正翩翩。
觀懷素草書歌。唐代。貫休。 張顛顛后顛非顛,直至懷素之顛始是顛。師不譚經不說禪,筋力唯于草書朽。顛狂卻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鐵石畫兮墨須入,金尊竹葉數斗馀。半斜半傾山衲濕,醉來把筆獰如虎。粉壁素屏不問主,亂拏亂抹無規矩。羅剎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對漢高祖。勢崩騰兮不可止,天機暗轉鋒铓里。閃電光邊霹靂飛,古柏身中dg龍死。駭人心兮目眓瞁,頓人足兮神辟易。乍如沙場大戰后,斷槍橛箭皆狼藉。又似深山朽石上,古病松枝掛鐵錫。月兔筆,天灶墨,斜鑿黃金側銼玉,珊瑚枝長大束束。天馬驕獰不可勒,東卻西,南又北,倒又起,斷復續。忽如鄂公喝住單雄信,秦王肩上bf著棗木槊。懷素師,懷素師,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岳孕靈。固宜須冷笑逸少,爭得不心醉伯英。天臺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崢嶸。或細微,仙衣半拆金線垂。或妍媚,桃花半紅公子醉。我恐山為墨兮磨海水,天與筆兮書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常恨與師不相識,一見此書空嘆息。伊昔張渭任華葉季良,數子贈歌豈虛飾,所不足者渾未曾道著其神力。石橋被燒燒,良玉土不蝕,錐畫沙兮印印泥。世人世人爭得測,知師雄名在世間,明月清風有何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