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遂取之。莊公通焉。崔子弒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暱,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門啟而入,枕尸股而哭。興,三踴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p>
晏子不死君難。先秦。左丘明。 崔武子見棠姜而美之,遂取之。莊公通焉。崔子弒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門外。其人曰:“死乎?”曰:“獨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歸乎?”曰:“君死,安歸?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故君為社稷死,則死之;為社稷亡,則亡之。若為己死,而為己亡,非其私暱,誰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弒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將庸何歸?”門啟而入,枕尸股而哭。興,三踴而出。人謂崔子:“必殺之?!贝拮釉唬骸懊裰玻嶂妹瘛!?
崔武看見棠家遺孀就喜歡上她,便娶了她。(齊國國王)莊公與她私通。崔武殺了他。
晏子站在崔家的門外。
他家的傭人說:“(你打算)死嗎?”
(晏子)說:“(國王)只是我一人的君主嗎,我干嘛死?。俊?/p>
說:“走(離開齊國)嗎?”
(晏子)說:“我有什么罪嗎,我為什么要逃亡?”
說:“回家嗎?”
(晏子)說:“君主死了回哪呢?君主是民眾的君主,難道是凌駕于民眾之上的君主?君主的職責要主掌國家。君主的臣子,豈是為了俸祿?臣子的職責要保護國家。因此君主為國家社稷死就該隨他死,為國家社稷逃亡就該隨他逃亡。如果是為他自己死為他自己逃亡,不是他的私密昵友,誰去擔這份責???況且他人立了君主卻要將他殺死,我怎么能隨他去死,隨他去逃亡呢?
我將回什么地方???”
(崔大夫家的)門打開(晏子)進入,(晏子)將(國王的)尸體放在腿上哭,(哭完后)站起來,一再頓足離去。
別人(還)說崔先生你一定要殺他(晏子)的。崔先生說:“(他)是民眾指望啊,放了他得民心?!?/p>
崔武子:齊卿,即崔杼。棠姜:棠公的妻子。棠公是齊國棠邑大夫。
?。和叭ⅰ薄L墓?,崔杼去吊喪,見棠姜美,就娶了她。
莊公:齊莊公。通:私通。
弒:臣殺君、子殺父為弒。
晏子:即晏嬰,字平仲,齊國大夫。歷仕靈公、莊公、景公三世。
其人:晏子左右的家臣。
君民者:做君主的人。
實:指俸祿。
昵:親近。
庸何:即“何”,哪里。
興:起立。三踴:跳躍了三下,表示哀痛。
望:為人所敬仰。
舍:釋放,寬大處理。
齊莊公為了偷女人而被殺,死得下賤。晏子既不為他而死,也不因他而逃亡;在他看來,無論國君和臣子,都應為國家負責。如果國君失職,臣子就不必為他盡忠。這在當時是很有進步意義的。文章三問三答,答中有反問,最后歸結到“社稷”二字,波瀾起伏,論旨鮮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與張支百研江話詩隨筆。清代。李重華。 李杜橫馳翰墨場,如椽韓筆頗相當。數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補亡》。
上曹大夫。宋代。鄭俠。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顏貌老。天矜窮悴幸有緣,太守曹公看客好。孤舟薄艤即趨門,一笑相迎見懷抱。道途險易人佚勞,俄頃咨詢無不到。旌軒雍容屈臨顧,袖出緘封相燕勞。舍舟東溪宅西湖,西湖風光畫不如。是日佳筵在連理,賓從翕集何舒徐。大斗所酌真醍醐,珍肴畢果瓊瑤鋪。巨觴瀲滟巡數勸,惟恐不醉非賓娛。別有芙蕖對芳席,五干十花圖在壁。萬龍齊干玉森森,回看華軒籠翠碧。熙熙臺上柳青青,眾樂亭前松植植。爾乃盤桓四十日,尊罍時殿情無斁。不知海內為主人,幾人似公真好客。觀公政治誠有倫,合居廟廟居海濱。子厚在柳南蠻欣,文翁在蜀西鄙馴。天心帝意誠念遠,故為遠俗迂良臣。愿公不日居陶鈞,大開東閣羅冠紳,烹庖鼉龍脯麒麟。布被底下臥平津,天涯地角盡陽春。
猛虎三首 其三。明代。顧清。 射麟麟不嗔,射虎虎傷身?;⒖v不敢射,可射寧獨麟。射者每如此,所以虎欺人。
虎臣子禹惟中時雍子交集齋中。。歐大任。 下馬嚬呼濁酒瓶,西游賓客在黃亭。布衣誰敢輕朱建,木榻空羞老管寧。舞罷長虹秦氣紫,頭來明月楚天青。君看汝潁千秋會,曾為何人一聚星。
春燈曲 其四。明代。王邦畿。 蘭叢翠疊氣氤氳,月相莊巖看未真。手里星星香線火,曾無分與飲煙人。
點絳唇 劉峻度席上聽女郎度曲。明代。宋琬。 子夜清歌,隔簾疑在青天外。瓊簫玉管。莫把鶯喉礙。紗帽籠頭,卸卻殘妝戴。嬌羞壞。廣場無奈。初學男兒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