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獨立空山,翠髯未覺霜顏老。新香秀粒,濃光綠浸,千年春小。布影參旗,障空云蓋,沉沉秋曉。駟蒼虬萬里,笙吹鳳女,驂飛乘、天風裊。
般巧。霜斤不到。漢游仙、相從最早。皺鱗細雨,層陰藏月,朱弦古調。問訊東橋,故人南嶺,倚天長嘯。待凌霄謝了,山深歲晚,素心才表。
水龍吟·賦張斗墅家古松五粒。宋代。吳文英。 有人獨立空山,翠髯未覺霜顏老。新香秀粒,濃光綠浸,千年春小。布影參旗,障空云蓋,沉沉秋曉。駟蒼虬萬里,笙吹鳳女,驂飛乘、天風裊。般巧。霜斤不到。漢游仙、相從最早。皺鱗細雨,層陰藏月,朱弦古調。問訊東橋,故人南嶺,倚天長嘯。待凌霄謝了,山深歲晚,素心才表。
《水龍吟》,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清真集》入“越調”,《夢窗詞》集入“無射商”。
張斗墅,即張蘊,字仁溥,號斗墅,揚州人,嘉熙(宋理宗年號,公元1237—1240年)間為沿江制置使屬官,公元1256年(寶祐四年)干辦行在諸司糧料院。有《斗墅支稿》。“古松五粒”,“粒”,言其細小。因而,在張斗墅家的五株古松,實為盆栽之松。又說“粒”者鬣也,系音近,故稱者異。五鬣者,言如馬鬣形也,如李賀有《五粒小松歌》,岑參詩“五粒松花酒”,林寬詩“庭高五粒松”皆是。
上片將盆栽古松與山野的古松作一對比。“有人”兩句,將盆中古松擬人化。此言盆景上怪石嶙峋如山兀立,古松栽于其旁,猶如人獨立于山間。古松雖是已有千年的樹齡,但是看起來仍舊是郁郁蔥蔥蒼翠欲滴。“新香”三句。言古松雖小,卻能散發出陣陣清香。在陽光照射下,松針濃密得如浸入在一片綠色之中。因此雖是千年古松,在時人的眼中,仍舊覺得它還是如青春年少般的嬌小可愛。以上敘盆中古松,下面轉述山野中的古松。“布影”三句,言山野上與盆松同齡的古松,如今必定是黛色參天,冠蓋蔽空。如果人們經過樹下,就會仿佛進入黑沉沉、冷清清的秋天凌晨一般。“駟蒼虬”三句,言山野古松枝干粗大如蒼虬之張牙舞爪似的欲騰飛萬里。高大的主枝直插云霄能與天風相抗衡。枝梢上還能夠引來鸞鳳停留其上而曼聲吟鳴。兩相對照之下,盆松占“小”、巧兩字;野松則得其型態之雄偉,春花秋月各有所長。
下片應題中“賦張斗墅家古松”。“般巧”三句。此言盆松生得小巧可愛,還能夠免除掉遭受利斧砍伐之罪。詞人說:見到了盆中的松樹,我不由想到了漢代的赤松子。恐怕他是最早與松樹作伴的仙人了。“皺鱗”三句。言盆松雖長得小巧,但是細上看去,枝上鱗片蒼老如細雨密布其上;松針層疊,使月光難以穿透。這一句又與上片“濃光綠浸”遙相呼應。“朱弦古調”句,化用唐劉長卿《聽彈琴》“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詩意。此言盆松可愛而誘人,宜騷人墨客為其彈奏《風入松》這首古琴曲。“問訊”三句,側寫盆中的假山景色。言盆中設有假山:有橋有嶺,又有泥俑站在嶺上倚天而嘯。“待凌霄”三句,顯出松樹本色。此言當凌霄花謝的時候,已是到了秋盡冬至之時。但到那個時候,古松會愈發顯得精神奕奕,真是“歲寒見松柏之長青”啊!此雖是在講松樹,而暗中卻隱隱以松樹之志自比,以此傲視世人。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花前飲 酒壚。。曾廉。 東風初染海棠暈。好春色、花嬌柳嫩。翠袖方倚壚,向甚處、尋如愿。夢幻影泡露兼電。但俄頃、花飛人倦。有酒能忍顛,那更待、佳人勸。
虬髯行送陳忠甫赴戚將軍幕。。歐大任。 虬髯猿臂氣如虎,都人共識陳忠甫。吾鄉曾表孝廉家,奕世不絕衣冠譜。少年握管善草書,近日工詩能樂府。胡騎天山敕勒歌,公孫劍器渾脫舞。頭上新焚章甫冠,據鞍欲掃東西虜。杜陵入幕本詩人,仆射豈徒似嚴武。今之太保大將軍,薊門仗鉞開胡云。戲下多收草茅士,半與衛霍論功勛。君行許國奇男子,萬里封侯從此始。燕郊八月飛寒霜,贈君犀甲鐵裲襠,蛇頭雙矛丈八長。漁陽山河盡錦繡,漢家障塞皆金湯。三衛貢市性犬羊,土蠻豈足稱名王。丈夫尺寸在邊疆,金印累累搖日光。好兒卻是李亞子,醉殺不數孫家郎。秦五羖,魏五釜,微賤成名自千古。策清大漠以尺箠,生縛匈奴用長組。陳忠甫,歸來何以報明主。
會陳亨父。明代。顧璘。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里一開襟。云深獨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細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嘆浮沉。
秋夕過松陵。宋代。武衍。 月冷江空夜氣濃,桂行飛下廣庭風。不知何處神仙過,鶴唳數聲煙靄中。
銅雀臺。元代。陳孚。 古臺百尺生野蒿,昔誰筑此當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搖,滿陵寒柏圍鳳綃。西飛燕子東伯勞,塵間泉下路迢迢。龍帳銀箏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濤。人生過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見歌舞。獨不念漢家長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鎖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