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縱橫,淚也縱橫,雙負簫心與劍名。
春來沒個關心夢,自懺飄零,不信飄零,請看床頭金字經。
丑奴兒令·沉思十五年中事。清代。龔自珍。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縱橫,淚也縱橫,雙負簫心與劍名。春來沒個關心夢,自懺飄零,不信飄零,請看床頭金字經。
我于沉思中回首十五年間的往事,想到自己才氣縱橫,卻屢遭挫折,辜負了自己的理想,不禁淚流滿面。
春天來了,我卻連一個好夢都作不成,我為自己已逝的年華懺悔,然而我不相信此生終將如此,請看我的床頭放著佛經。
丑奴兒令:詞牌名,即“丑奴兒”,又名“采桑子”等。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十五年:這里指作者十八歲(嘉慶十四年,1809年)成人立志以來,到道光三年(1823年)的十五年。
簫:指賦詩憂國的哀怨幽情。劍:指報國的雄心壯志。劍態、簫心,是龔自珍詩詞中經常對舉出現的兩個意象。
春來沒個關心夢:寫夢境的空虛以襯托理想的無著。關心:留心。
懺:本佛教用語,指為自陳己過,悔罪祈福。這里指對渡過的歲月感到痛惜。
請看床頭金字經:是說想通過念佛經以解脫現實的處境。金字經:佛金字,指用金泥書就的文字。
參考資料:
1、孫欽善選注.龔自珍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01月第1版:356
2、龔自珍著;侯榮榮解評.龔自珍集:三晉出版社,2008:第167頁
這首詞當作于道光三年(1823年),這一年,龔自珍將從前的詞作進行刪削,最后定為《無著詞選》《懷人館詞選》《影事詞選》《小奢摩詞選》各一卷,刻入文集中刊行。這首詞所寫即為刪定詞集后的感想。
參考資料:
1、龔自珍著;侯榮榮解評.龔自珍集:三晉出版社,2008:第167頁
詞的上半闋,作者用了寥寥數筆,就把他從十七歲以來十五年間的坎坷經歷粗略地描述了一番。用了兩個“縱橫”,把自己懷才不遇,簫劍雙負的心情形象地表達出來。才“縱橫”,是說他的才能大,淚“縱橫”,是說他的悲哀多。“簫心”側重于生活中的各種幽情親情,“劍名”則主要是大的人生追求和志向抱負,二者“雙負”,作者只贏得淚縱橫。
詞的下半闋,進一步寫個人生活之悲:春天來時,連個關心的夢都做不成,不言沒人關心自己,反言自己無傾注關心的對象;不說真實的關心,只求做個關心夢,話語中所包含的這些凄怨哀傷,是十分沉痛的。作者又巧妙地用了兩個“飄零”,把自己為了功名,南北數次奔波的經歷和自我安慰的復雜心情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看了詞的最后一句話才知道,作者一生漂泊無定,如今雖有些悔怨,但他已不看重這些,因為人生本就是雪泥鴻爪,因為他已信奉了佛教。
據史料記載,龔自珍在道光三年有信佛事。他回鄉后在蘇州與江沅、貝墉等幾個佛門俗家弟子攪到一起,還參加了拜佛誦經。在作者的許多詩歌中,都有他學佛的印記,不少佛經上的語言,被龔自珍寫入詩歌中。作者實際上是想通過學佛來解脫自己考場不得意的失落,這也是當時許多失意文人的通常做法。不過,讀了這首詞的最末一句,往往有一種苦澀生出,讓人同情作者,這正是此詞的藝術魅力所在。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
龔自珍。 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者。27歲中舉人,38歲中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著名詩作《己亥雜詩》共315首。
暮云三首 其三。。盧青山。 于陵非寂寞,晏爾處林溪。云暖秋山母,風涼老樹衣。閑聽自家雨,夢靠別人籬。樽酒荅焉坐,無心啟客扉。
夜聞洛濱吹笙。唐代。張仲素。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聞。逶迤繞清洛,斷續下仙云。泄泄飄難定,啾啾曲未分。松風助幽律,波月動輕文。鳳管聽何遠,鸞聲若在群。暗空思羽蓋,馀氣自氛氳。
晏坐信筆二首 其一。。陳振家。 孤根懸繞托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峰青。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
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
邁陂塘 金陵王木齊追送予海上,以詞錄別,依韻和答。清代。程頌萬。 一舟停、佛貍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人間世,都似看花隔霧。庾郎何必詞賦。卅年爭笑屠龍技,誰共靈修相訴。聊慰汝。盼等到重陽,買棹江南雨。艷才何補。剩十里青溪,二分明月,兜影照離緒。
即事呈德麟。宋代。晁說之。 學得浮云往復還,里中不出孰追攀。九秋自與物情樂,一日須教我輩閑。敢料都城有詩句,故應魂夢在山間。今朝車上瓶無分,更可憐哉我阻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