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梳洗妝扮的時候,滿頭遍插金銀和珠翠。怎知道兩片云一般的發髻上華麗佩飾,抵得上幾個鄉的賦稅。
間:間隔,錯雜地綴著。
珠翠:指珍珠和翡翠。
兩片云:兩邊鬢發。
此詩語言清淺,諷旨頗深。詩人僅僅抓住富室女子首飾之華美珍貴這樣一個典型事物進行渲染,深刻地揭露出貴戚顯宦、地主富室生活的奢靡浮華。
不僅如此,含蓄也當是此詩的一個藝術特色。詩寫一個富室女子的兩片云髻就花費了“數鄉”農民所繳納的賦稅,這就說明,她們所揮霍的并非他物,而是廣大農民的血汗錢,從而以詩的語言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會賦稅的剝削本質,對農民的苦難寄寓了深刻的同情。
鄭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詩人,滑州白馬(河南滑縣)人。傳他“少好學,敏于文辭”,是“嫉世遠去”之人,有“高士”、“逍遙先生”之稱。 ...
鄭遨。 鄭遨(866-939),字云叟,唐代詩人,滑州白馬(河南滑縣)人。傳他“少好學,敏于文辭”,是“嫉世遠去”之人,有“高士”、“逍遙先生”之稱。
戀繡衾。清代。楊玉銜。 今朝無酒算遣愁。酒多時、防化淚流。感身世、浮沈事,問前程、波沒白鷗。幽棲莫笑蝸廬小,似蒼茫、煙海系舟。待認定、蓬萊路,借仙人、黃鶴漫游。
宿閔口畢氏三絕 其二。明代。程敏政。 秀水城東學士阡,寸心常繞瓣香前。聞君當日曾相見,屈指流光二十年。
憶西湖舊游。宋代。文同。 西湖晴碧晚溶溶,與客常來坐好風。記得有人歌小玉,月明猶在畫船中。
蝶戀花。清代。陳洵。 誰分雛鶯知事早。學語依稀,學舞夸輕妙。新著金衣剛稱小。舊家夢里都尋到。忍耐尊前持一笑。歌費尊慳,漸漸傷懷抱。小令銀燈應自好。詞人莫漫翻長調。
懷華陽潤卿博士三首。唐代。皮日休。 先生一向事虛皇,天市壇西與世忘。環堵養龜看氣訣,刀圭餌犬試仙方。靜探石腦衣裾潤,閑煉松脂院落香。聞道征賢須有詔,不知何日到良常。冥心唯事白英君,不問人間爵與勛。林下醉眠仙鹿見,洞中閑話隱芝聞。石床臥苦渾無蘚,藤篋開稀恐有云。料得虛皇新詔樣,青瓊板上綠為文。鳳骨輕來稱瘦容,華陽館主未成翁。數行玉札存心久,一掬云漿漱齒空。白石煮多熏屋黑,丹砂埋久染泉紅。他年欲事先生去,十賚須加陸逸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