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宋代。周邦彥。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桃溪奔流不肯從容留住,秋天的蓮藕一斷就沒有連接之處?;叵氘敃r互相等候在赤闌橋,今天獨自一人徘徊在黃葉蓋地的荒路。
煙霧籠罩著排列聳立的山岫,青蒼點點無法指數,歸雁背著夕陽,紅霞滿天,時正欲暮。人生好象隨風飄入江天的白云,離別的情緒好比雨后粘滿地面的花絮。
玉樓春:詞牌名。詞譜謂五代后蜀顧夐詞起句有“月照玉樓春漏促”、“柳映玉樓春欲晚”句;歐陽炯起句有“日照玉樓花似錦”、“春早玉樓煙雨夜”句,因取以調名(或加字令)亦稱《木蘭花》、《春曉曲》、《西湖曲》、《惜春容》、《歸朝歡令》、《呈纖手》、《歸風便》、《東鄰妙》、《夢鄉親》、《續漁歌》等。雙調五十六字,前后闋格式相同,各三仄韻,一韻到底。
桃溪:雖說在宜興有這地名,這里不作地名用。周濟《宋四家詞選》所謂“只賦天臺事,態濃意遠”是也。劉晨阮肇天臺山故事,本云山上有桃樹,山下有一大溪,見《幽明錄》、《續齊諧記》。韓愈《梨花發贈劉師命》:“桃溪惆悵不能過?!蔽撼邪唷饵S鐘樂》詞:“遙想玉人情事遠,音容渾似隔桃溪。”用法均相同。
秋藕絕來無續處:“秋藕”與“桃溪”,約略相對,不必工穩。俗語所謂“藕斷絲連”,這里說藕斷而絲不連。
赤闌橋:這里似不作地名用。顧況《題葉道士山房》:“水邊垂柳赤欄橋?!睖赝ン蕖稐盍Α吩~:“一渠春水赤欄橋?!表n偓《重過李氏園亭有懷》:“往年同在彎橋上,見倚朱欄詠柳綿,今日獨來春徑里,更無人跡有苔錢?!痹婋m把“朱欄”“彎橋”分開,而本詞這兩句正與詩意相合,不僅關合字面。黃葉路點名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說破。
列岫:陳元龍注引《文選》“窗中列遠岫”,乃謝眺《郡內高齋閑望》詩。全篇細膩,這里宕開,遠景如畫,亦對偶,卻為流水句法。類似這兩句意境的,唐人詩中多有,如劉長卿、李商隱、馬戴、溫庭筠。李商隱《與趙氏昆季燕集》“虹收青嶂雨,鳥沒夕陽天”,與此更相近。
情似雨馀粘地絮:晏幾道《玉樓春》詞:“便教春思亂如云,莫管世情輕似絮?!北驹~上句意略異,取譬同,下句所比亦同,而意卻相反,疑周詞從晏句變化。
參考資料:
1、俞平伯 .《唐宋詞選釋》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年10月第一版 :128-129頁 .
2、史杰鵬 .《宋詞三百首正宗》 . .北京 :華夏出版社 ,2014.3 :212-213 .
詞是周邦彥元祐四年(1089)自廬州府教授離任時所作。詞人將別桃溪,回想起從前的旖旎生活,內心無限惆悵,頗是難舍。
參考資料:
1、唐圭璋等著 .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第1044-1045頁 .
此詞以一個仙凡戀愛的故事起頭,寫詞人與情人分別之后,舊地重游而引起的悵惘之情。整首詞通篇對偶,凝重而流麗,情深而意長。
首句“桃溪”用東漢劉、阮遇仙之事典。傳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于桃溪邊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悅,留居半年,懷鄉思歸,女遂相送,指示還路。及歸家,子孫已歷七世。后重訪天臺,不復見二女。唐人詩文中常用遇仙、會真暗寓艷遇?!疤蚁蛔鲝娜葑 ?,暗示詞人曾有過一段劉阮入天臺式的愛情遇合,但卻沒有從容地長久居留,很快就分別了。這是對當時輕別意中人的情事的追憶,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過用筆較輕。用“桃溪”典,還隱含“前度劉郎今又來”之意,切合舊地重尋的情事。
第二句用了一個譬喻,暗示“桃溪”一別,彼此的關系就此斷絕,正象秋藕(諧“偶”)斷后,再也不能重新連接一起了,語調中充滿沉重的惋惜悔恨情緒和欲重續舊情而不得的遺憾。人們常用藕斷絲連譬喻舊情之難忘,這里反其語而用其意,便顯得意新語奇,不落俗套。以下兩句,側重概括敘事,揭出離合之跡,遙啟下文。
“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三四兩句,分承“桃溪”相遇與“絕來無續”,以“當時相候”與“今日獨尋”情景作鮮明對比。赤闌橋與黃葉路,是同地而異稱。俞平伯《唐宋詞選釋》引顧況、溫庭筠、韓偓等人詩詞,說明赤闌橋常與楊柳、春水相連,指出此詞“黃葉路明點秋景,赤闌橋未言楊柳,是春景卻不說破?!蓖瑯樱皟删洹疤蚁?、“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點春、秋。三四正與一二密合相應,以不同的時令物色,渲染歡會的喜悅與隔絕的悲傷。朱漆欄桿的小橋,以它明麗溫暖的色調,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時的溫馨旖旎和濃情蜜意;而鋪滿黃葉的小路,則以其蕭瑟凄清的色調渲染了今日獨尋時的寂寞悲涼。由于是“獨尋黃葉路”的情況下回憶過去,“當時相候赤闌橋”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重流連,而“今日獨尋黃葉路”的情景也因美好過去的對照而愈覺孤孑難堪。今昔之間,不僅因相互對照而更見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滲透而使感情內涵更加復雜。既然“人如風后入江云”,則所謂“獨尋”,實不過舊地重游,記憶中追尋往日的繾綣溫柔,孤寂中重溫久已失落的歡愛而已,但畢竟寂寞悵惆中還有溫馨明麗的記憶,還能有心靈的一時慰藉。今昔對比,多言物是人非,這一聯卻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顯得新穎耐味?!俺嚓@橋”與“黃葉路”這一對詩歌意象,內涵已經遠遠越出時令、物色的范圍,而成為一種象征。
換頭“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兩句,轉筆宕開寫景:這是一個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煙靄繚繞中,遠處排立著無數青翠的山巒。夕陽的余輝,照映空中飛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去的紅色。兩句分別化用謝朓詩句“窗中列遠岫”與溫庭筠詩句“鴉背夕陽多”,但比原句更富遠神。它的妙處,主要不景物描寫刻畫的工麗,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義;而于情與景之間,存著一種若有若無、若即若離的聯系,使人讀來別具難以言傳的感受。那無數并列不語的青嶂,與“獨尋”者默默相對,更顯出了環境的空曠與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殘紅,固然顯示了晚景的絢麗,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去,消逝一片暮靄之中了。
結拍“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眱删?,收轉抒情。隨風飄散沒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顯示了當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飄然而沒、杳然無蹤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見其輕靈縹緲的身姿風貌。雨過后粘著地面的柳絮,則形象地表現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膠著,還將那欲擺脫而不能的苦惱與紛亂心情也和盤托出。這兩個比喻,都不屬那種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類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創新的結果。但由于它們生動貼切地表達了詞人的感情,讀來便只覺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畫之跡。“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詞眼,全詞所抒寫的,正是這種執著膠固、無法解脫的癡頑之情。
此詞純用對句,從而創造了一種與內容相適應的凝重風格。整首詞于排偶中,仍具動蕩的筆墨,凝重之外而兼流麗風姿?!栋子挲S詞話》評此詞云:“美成詞有似拙實工春,如玉樓春結句云:”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上言人不能留,下言情不能已。呆作兩臂,別饒姿態,都不病其板,不病其纖,此中消息難言?!币赃@段話評價此詞的工巧深沉和靈活輕捷,應該是精當的。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宿宛陵書院。明代。程敏政。 自從刪述來,詩道幾更變。騷些無遺聲,漢魏起群彥。謝絕及宋沈,入眼已蔥茜。頹波日東馳,李杜出而殿。當時多渾成,豈必事精鍊。云胡倡唐音,趍者若郵傳。坐令詩道衰,花月動相眩。千載宛陵翁,惟我獨歆羨。翁詞最古雅,翁才亦豐贍。一代吟壇中,張主力不勌。遂使天地間,留此中興卷。如何近代子,落落寡稱善。紛紜較唐宋,甄取失良賤。無乃久浸淫,曾靡得真見。渺渺歲將夕,南來宛陵縣。頓首升翁堂,松竹猶眷眷。感慨撫陳跡,江水一再奠。我心夙景仰,我學誠襪線。上想三百篇,斯境復誰薦。
燕堂詩。宋代。蔡茲。 世情日澆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脫簪。一世簡編胎后葉,百年香火奉先心。詩緣好句須親錄,酒到濃時輒倩斟。於此更無關意事,時攜諸幼步花陰。
江陵贈滿術人。。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寧皇御舟。宋代。黃洪。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唐代。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時須。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卻可圖。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圣旨恩宜殊。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五桂山飛瀑。明代。梁思誠。 桂嶺插云表,蒼茫天四圍。洪泉劈澗落,寒瀑破空飛。百道穿危磴,千尋下翠微。曉煙洗殘黛,白霧掩輕扉。流響方成韻,聞聲未覺希。香壚思渺渺,廬阜夢依依。雨氣雜晴霰,電光浮夕暉。沿洄卷綃幕,噴薄灑珠璣。低咽青溪玉,斜侵白袷衣。云垂大鵬翼,風助巨鰲威。樹杪層冰折,簾間赤日暉。隔崖煙裊裊,陰壑草霏霏。蜿地長虹似,繃云綵帶非。蓮開太華曉,芝吐雪苗肥。清嘯靈禽和,高吟木客稀。二樓山月白,三島露桃緋。遇物結遐想,觀空悟化機。重林時徙倚,鸞鶴夜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