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依浙江樓,滿耳怨笳哀笛。猶有梨園聲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風雨怎禁得。回首華清池畔,渺露蕪煙荻。
好事近·浙江樓聞笛。宋代。汪元量。 獨依浙江樓,滿耳怨笳哀笛。猶有梨園聲在,念那人天北。海棠憔悴怯春寒,風雨怎禁得。回首華清池畔,渺露蕪煙荻。
獨自在浙江樓遠眺,滿耳傳來的都是哀怨的胡笳和笛子聲。好像宮廷的樂工.還在演奏,幼帝此時卻已經被俘虜到遙遠的北方。
高貴而柔弱的海棠被人侵者如狂風暴雨般摧殘,還怎能經得住風雨。回首望向臨安,已經是獲葉瑟瑟,煙霧縹緲,一派荒涼了。
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倚秋千、秦刷子、翠圓枝等。雙調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兩仄韻。
梨園:指宮廷樂工。
那人:指南宋的幼帝。
天北:遙遠的北方,指大都(今北京)。
海棠:一種較名貴的花木,我國古代詞人常用它來比喻高貴而又不幸的人。在本詞中,作者用它比喻南宋君臣,也包括作者自己。
華清池:今陜西西安臨潼,這里借指南宋統治者滅亡前在臨安的游樂之地。
參考資料:
1、丁炳貴編著.婉約詞與豪放詞鑒賞: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07月第1版:第424頁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蒙古大軍進入南宋都城臨安,南宋滅亡,宋恭帝趙?和其母都被遣送到大都,太皇太后謝道清因病特允暫留,作者也追隨太皇太后留在臨安,這首詞就作于滯留臨安期間。
參考資料:
1、(宋)蘇軾等著;汪旭編著.豪放詞:萬卷出版公司,2014.08:第132頁
上片起首二句就烘托出一種極度悲愴的氣氛,作者登高遠眺,看見大好河山慘遭蹂躪,心如刀割,耳邊又不斷地傳來陣陣哀怨的笳聲和笛聲,更讓他感覺悲傷。
下片“海棠”二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繪了南宋君臣橫遭洗劫的慘痛經歷。入侵者就好像狂風暴雨,摧殘了高貴而柔弱的海棠,使人悲憤不禁。最后“回首”二句,以低回哀婉的筆調傾吐了一個愛國志士對故國故君的無限眷戀:原來那繁華升平、笙歌曼舞的故地,如今已是一派荒涼,再也不復往昔景象。這種沉重的分離之悲為這首詞涂上了一層濃濃的凄慘色彩,展現了一首祭奠南宋亡靈的沉痛的挽歌。
全詞寫出了作者對被擄北上的幼帝與太后的憐念,及痛悼南宋的滅亡,表達了詞人內心的傷感與無奈之情。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鷓鴣天 讀《柳如是別傳》。近現代。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凌云筆,寂寞人間白玉樓。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洪鐘歌。宋代。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天龍八部生忻悅,外道魔軍失卻蹤。此圓器,大神功,上祝皇王壽不窮。日月長輝邦國靜,臣忠子孝續堯風。昏者醒,愚者聰,民歌鼓腹意和濃。地水火風和一性,剎塵無間體含融。包聲印頑空,鳥樹巖巒風月同。秦時何必驅山鐸,大振金鈴總脫空。時節至,自相逢,肯信無心達本宗。和同一族輸金玉,回向南泉鑄此種。黃昏裹,五更中,下下無空徹底通。近祖遠宗迷識解,聞歸凈土禮金容。涅槃侶,契心同,個個全音贊此功。顯理揚真無二聽,含靈蠢動一時通。受者法,施者空,且無地獄與洋銅。孝子順孫光遠慶,昭文千古振家風。
寄趙倉。宋代。許棐。 麾節交迎出帝城,滿朝皆羨板輿榮。一州暫輟春風暖,八郡同瞻霽月明。吳苑鶯花新管領,秦溪桃李舊生成。應憐倦臥寒窗者,煮藥爐邊聽雪聲。
題王叔毅畫。宋代。趙蕃。 天公知君有此畫,要遣題詩與當價。故令欲雪還弄晴,盡日神機不容暇。毫端自出右丞維,孫郎一見欣得之。寫真命意兩俱盛,我今落筆胡能奇。
用伯初韻再和一篇請子溫戶曹同賦。宋代。張擴。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靚妝無數招不應,曾與先生護名節。即今湖上荊棘滿,誰見穿林度飛雪。道傍數本忽照眼,所喜風流未中絕。不嫌青女暫試粉,卻要風師小回轍。君看萬點已可憐,半雜春泥封地裂。版曹平生詩作史,坐陋故人探禹穴。惜花未忍任零落,借酒生春面如纈。酒醒定作返魂章,筆底有丹工點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