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鞞驚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風雨。歌闌酒罷,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駝背模糊,馬頭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門燕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
目斷東南半壁,悵長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涼酸楚。粉陣紅圍,夜深人靜,誰賓誰主?對漁燈一點,羈愁一搦,譜琴中語。
水龍吟·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宋代。汪元量。 鼓鞞驚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風雨。歌闌酒罷,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駝背模糊,馬頭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門燕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目斷東南半壁,悵長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涼酸楚。粉陣紅圍,夜深人靜,誰賓誰主?對漁燈一點,羈愁一搦,譜琴中語。
戰亂的繁鼓聲,驚破霓裳羽衣的輕歌曼舞,海棠春睡的亭北,驟然一陣凄風苦雨。歌斷宴殘,一片凄惶的玉啼金哭,這北擄一去是何等的不堪悲苦?駱駝背上,搖搖晃晃淚眼模糊,押解的鐵騎,一路巡防一路催逼,驚悸不定從朝到暮。故都啊,城外一席冷宴,辭別得那么倉皇急促,北上的錦帆龍舟,空載衰殘的春色歸去。
遠望江南如畫的半壁江山,可嘆江淮兩岸拱手相送,已非吾土。受降城下如茫茫秋霜白草干枯,北去的殘余生涯將是無盡的凄涼酸楚。這狹窄舟中粉擁紅圍,夜深時疲困睡熟。又怎能分辨哪是高貴的殯妃,哪是卑賤的奴仆?只有瘦影伶俜的她一懷羈愁對一點漁火,猶自將難言的凄哀在琴聲中低訴。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等。雙調一百零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鞞(pí):同“鼙”,軍中小鼓。
霓(ní)裳(cháng):即《霓裳羽衣舞》,唐代宮廷樂舞。白居易《長恨歌》:“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詞中是以安史之亂比喻元軍入侵,攻破臨安,并兼寓譴責南宋統治者沉溺酣歌艷舞,從而導致亡國之意。
海棠亭:即唐代皇宮中的沉香亭。因唐玄宗在沉香亭上曾將楊貴妃比為睡起之海裳,故稱。
玉啼金泣:指被俘北行的后妃、宮女、王孫等臨行時痛哭流涕。
駝背模糊,馬頭匼(kē)匝(zā):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還隴右因寄高三十五書記》“馬頭金匿匝,駝背錦模糊”詩句,描寫北上途中羈旅行役的苦狀。匼匝:環繞。
龍艘錦纜(lǎn):指被俘北上人員所乘龍船。
受降城:本為漢代接受匈奴貴族投降而筑的土城,故址在今內蒙古陰山北。詞中是指宋朝向元朝投降的臨安城。
粉陣紅圍:指被擄的宮女。
一搦(nuò):一把。
參考資料:
1、喻朝剛,周航主編.中華文化的傳世經典 宋詞觀止 十 注釋 解說 集評: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04:第1625頁
2、范曉燕著.宋詞三百首賞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10:第663-664頁
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元軍南下,丞相伯顏率領大軍攻到南宋都城臨安東北的皋亭山。南宋朝野震蕩,最后降元。后帝后、妃嬪及宮官三千多元被押北上燕京,詞人其時為樂師,也裹挾其中。在途徑淮河時,舟中宮女奏起琴,勾起了詞人縷縷痛苦的情思,感懷而作下這首詞。
參考資料:
1、林力,肖劍主編.宋詞鑒賞大典 (上、中、下卷):長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892頁
上片“鼓鞞驚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風雨。”起筆即點出德祐之難,詞人用形象的語言,寫亡國的巨變。朝廷還沉浸在歡歌樂舞之中,卻突然被城外驚天動地的戰鼓驚醒,戰爭的血雨腥驟然降落的皇城深宮。這里,詞人借唐天寶之變寫本朝之事,借歷史來喻今,批判朝廷的敗落。”玉啼金泣“兼用金人滴淚的典故,寫易代被遣的悲哀,頗為貼切。“駝背模糊,馬頭匼匝,朝朝暮暮。”化用杜甫“馬頭金匿匝,駝背錦模糊。”詩句,承上“此行良苦”,想象到敵國之地的亡國奴生活。“自都門燕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三句,極言其“苦”。南下和北上都是亡國之事這三句,既是舟載北行的實況寫照,意謂國運已盡、無力回天。“春”是押解出發的季節,象征南宋國運。“春歸去”指南宋王朝的國亡如春天一樣終結。“空”字浸透了徒喚奈何的深悲。
下片轉寫船經淮河時的感受。“長淮”點題“淮河舟中”。“非吾土”用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之意。望斷長淮,美景色已非昔日色調,蓋心情不同之故。“目斷”“悵”,眷戀、凄婉之情赤者然墨上。“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涼酸楚。”三句借用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詩句:“受降城外月如霜”,再以設想之辭,想起以后的生活,心中泛起陳陳酸楚。漢、唐均有受降城,多在西北邊塞但非一地。這里僅借用而已,不是實指。“粉陣紅圍,夜深人靜,誰賓誰主?”目光又從遠方回到近旁。帝王、侍臣、后妃、宮女、等級原本森嚴,而今“粉陣紅圍”皆為囚徒,主奴難辨,不分賓主。在狹窄的小舟中,擁擠著入眠。唯獨那位滿懷愁緒,多愁善感的宮女,在孤燈下彈撥著琴弦,也撩撥著詞人幽傷的心緒。最后“對漁燈一點,羈愁一搦,譜琴中語。”直應詞題“夜聞宮人琴聲”收束全篇,含蘊悠長。
上片重在鋪陳背景,下片圍繞題面。全詞著重展示被擄北上、舟行淮河的見聞和感受,同時又將眼前實景及行程的記敘與回憶及設想結合起來,將時間和空間大為拓展,而且又統一在“驚”“苦”“愁”及“凄涼酸楚相交雜的感情基調上,顯得跌宕起伏而又真切感人。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兩章送之 其一。宋代。曹彥約。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摘芳詞·鶯聲寂太平時。。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意怦怦。問卿卿。
欲為海幢化四金剛 其一。明代。釋今無。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淮安忠武王箭歌題垂虹橋亭。元代。王逢。 淮王昔下江南城,萬灶兵擁雙霓旌。錦裘繡帽白玉帶,金戈鐵馬紅鞶纓。皂雕羽箭三十六,一一插向鯊魚箙。鹿麛晝號猿抱木,王師所過全生育。彤弓親授圣天子,弓影射入東吳水。水波恍浸銅柱標,仰見浮屠半霄起。王當是時戢武功,指顧草樹生春風。宋家降璽朝暮得,思罷貫革垂無窮。浮屠上層龍所宮,寶盤細碧蓮花同。弦張滿月報騶發,忽露半笴薌云中。鐃歌啁轟鼓笳競,父老頓足歡聲應。泗州使返睢陽亡,漢關將入天山定。兩賢成敗關衰盛,雄材逸氣王誰并。我浮扁舟五湖興,載拜何由重安靖,猛士經過合深省。
次韻趙端明萬花園。宋代。方岳。 風逗湘簾雪絮飛,池痕雨過麹塵肥。揚州十里春猶在,細柳營深解鐵衣。
與金水相約詠世界杯限以“九佳”前十二字為韻。。熊盛元。 卅二煙塵迷亂眼,綠茵坪上影清佳。沸天潮涌高千尺,喝彩聲喧震六街。問鼎紛馳稱霸念,追風端賴踏云鞋。群夷礪志摩星月,諸夏無緣奪獎牌。漫道振興龍入海,爭禁羸弱骨如柴?銷殘終古英雄氣,輸與當今琥珀釵。每向大人空說劍,初遭小挫便收靫。孤窗反省知誰肯,列國周游請自差。戰敗心頹藏玉闕,酒酣肩聳拍洪崖。險灘高峽應難渡,絕技神工豈有涯?揮袂欲驅三里霧,舒眸更上一重階。銀屏伴我消長夜,遙共居庸數子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