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朗讀

    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

    魯人重織作,機抒鳴簾櫳。

    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

    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下愚忽壯士,未足論窮通。

    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

    終然不受賞,羞與時人同。

    西歸去直道,落日昏陰虹。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

    譯文

    五月里梅子開始發黃,蠶事完畢,桑柘葉也被采空了。

    魯地人重視紡織,家家窗里透出機抒聲。

    只因為我不能走上仕途,為學劍術來到山東。

    舉起馬鞭向人打聽路,卻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諷。

    下愚之輩輕視有為的壯士,怎值得以此判斷窮困與亨通?

    我能像魯仲連那樣綁信在箭上,獲得攻下服城的大功。

    最終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賞,只因羞與世俗之人相同。

    我將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長安,哪怕落日被陰虹遮掩得一片昏蒙。

    此去用不著你向我多說什么,我甘心如飄轉的飛蓬!

    注釋

    ⑴東魯:指初唐時由魯郡改置的兗州(在今山東省境內)。李白曾寓家兗州的任城縣。汶上:即汶水之上。君:一作“翁”。此詩題下原注:“魯中”。

    ⑵始:一作“子”。蠶凋:蠶已成繭。桑、柘,落葉的喬木和灌木,葉子可以養蠶。

    ⑶櫳:掛簾的窗戶。

    ⑷顧余不及仕:回想起我沒有出仕做官時。

    ⑸學劍:李白曾從著名劍術家裴顯在山東學習劍術。山東:指太行山以東。

    ⑹獲笑:被人恥笑。汶上翁:汶水邊的老翁。

    ⑺下愚:儒家分人二等,以天生愚蠢而不可改變的人為下愚。《論語·陽貨》:“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此指汶上翁。忽:輕視。壯士:李白自指。

    ⑻窮:指政治上失意;通:指政治上得志。窮通即政治上的得與失。

    ⑼我以一箭書,能取聊城功:此句用典故,典出《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戰國時期,齊國的聊城被燕國占領,齊王命大將田單收復聊城,苦戰一年多,傷亡大量士卒,仍無法攻下。當時齊國名士魯仲連寫了一封信,綁在箭上射進聊城城里,燕國守將看了信便自殺了,齊軍輕取聊城。齊王準備封賞魯仲連,魯仲連卻歸隱去了,不接受封賞。李白用此典說明自己想干一番事業,卻又不追求功名利祿。

    ⑽直道:通衡大道。

    ⑾陰虹:喻指奸臣。楊齊賢曰:“陰虹,指林甫、國忠輩昏蔽其君。”

    ⑿此:一作“我”。轉蓬:隨風旋轉的蓬草之。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4

    2、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0-672

    3、《語文天地》.哈爾濱師范大學中學生期刊社,2001年第24期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君創作背景

      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當是唐玄宗開元二十四載(736年)李白初游東魯時之作。當時李白寓家兗州任城。

    參考資料:

    1、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34-38

      此詩分前后兩節。前節八句,著重描寫了初抵東魯時的真實感受。“五月梅始黃,蠶凋桑柘空”兩句點明時間,梅子開始由青變黃,蠶桑之事已了,這就意味著進入了生產的第二道工序:東魯的城鄉婦女,又投入新的勞動:紡織。東魯人有重織作的傳統,李白初次旅游就獲得了良好印象。

      李白從二十五歲經三峽出蜀,歷湖北、江西、江蘇、河南、山西等地,這時還沒有機會出仕。“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兩句正是詩人當時思想情況的寫實。李白回顧自己南北奔走的生活歷程,決定到東魯定居。讀書、學劍是李白的兩大生活愛好。“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中的“訪前途”有問路和了解今后出路的兩層意思。李白初抵東魯,訪路途卜前程時,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他受到了汶水上一個老翁的嘲笑。但李白沒有寫出“笑”的內容,有意留下一個懸念。

      后節十句,是李白對汶上翁嘲笑的明快答復,是全詩的重點部分和精彩片段。在李白看來,“下愚”們不能理解“壯士”的胸懷,也沒有資格在“窮通”的問題上發議論。“窮通”即“窮達”,是為了押韻需要,改“達”為“通”。李白對“窮達”的理解,完全是從儒家思想出發。李白力爭在政治上獲得出路,先實現“兼濟天下”的理想,然后歸隱江湖,“獨善一身”。李白這種思想,正和戰國時期的魯仲連是一致的:李白用魯仲連的事跡,比喻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抱負,是因為魯仲連的故事就發生在山東。

      李白來東魯前就曾有西游長安的打算,后來轉而向東,不料初抵魯郡就遭到汶上老翁的嘲笑,李白這時有“西歸”之意,但他想到自己“直道”而行的人生態度如不改變,是很難得到朝廷重用的。

      “此去爾勿言,甘心為轉蓬”兩句是李白對汶上翁表示:“你的談話沒有任何意義,請不要說了,直道而行是我的一貫作風,即使像飛蓬那樣示意飄轉,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對汶上翁譏笑的回答,是李白高尚品格生動的藝術概括。他首先把譏笑者同自己作了尖銳的對比,然后明確提出自己從事政治活動在不同情況下的原則立場。詩中塑造了魯仲連這樣一個功成不受賞的高士形象,其實這也是李白自己的形象寫照。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李白朗讀
    ()

    猜你喜歡

    催景陰陽長短宵,天回星紀又玄枵。霜寒草野真無惡,雨濕禾場正不聊。

    薄晚固宜山色遠,經冬猶未水痕銷。私家一飽官何恤,寂寂閒中歲月飄。

    ()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

    ()

    為問朝衣夜向晨,王程留滯動經旬。人間添線憐貧女,天上傳餐賜近臣。

    預遣荔生能應節,即防柳弱欲偷春。應知晴日無云物,肅望分明見北辰。

    ()

    銀燭燒殘夢未回,舊家庭院已荒苔。玉簫聲杳人何處,惟有東風燕子來。

    ()

    何曾二子游楊輩,霜雪青霞候我門。可是行云無定跡,東風招手白云端。

    ()

    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臺。

    日落明駝走,風聲驛騎來。紫狐求不易,高閣且徘徊。

    ()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成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久久久久国产视频电影| 久久亚洲精精品中文字幕| 四虎久久影院|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青草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婷婷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免费大片国产大片|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a级毛片无码兔费真人久久| 99久久国产亚洲高清观看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