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亸。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
勸君莫厭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臥。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玉樓春·今年花事垂垂過。清代。王國維。 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亸。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勸君莫厭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臥。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今年的花開漸漸地就要過去了,明年花開應該更繁盛。來賞花的始終是少年人多,就怕少年易逝,我不再年輕。
告誡大家不要討厭酒杯的酒多,如果醉了不如就在花蔭下休息。大家看今天枝頭上的花,早已經不是去年的那朵了。
玉樓春:玉樓春,詞牌名,又名“歸朝歡令”“呈纖手”“春曉曲”“惜春容”“歸朝歡令”等。以顧夐詞《玉樓春·拂水雙飛來去燕》為正體,雙調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另有雙調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后段四句兩仄韻等。
花事:關于花的情事,這里指花開的事。垂垂:漸漸。
亸(duǒ):下垂。
終古:謂自古以來一直是。
金罍(léi):泛指酒器。
拚:豁出去。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92
2、吳蓓.王國維人間詞閱讀分析——清詞代表性文本閱讀之二: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63
這是一首感時傷春詞,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王國維作于海寧,王國維想起往事,踏青飲酒,感慨少年易逝。
參考資料:
1、葉嘉瑩.王國維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出版社,2006:92
從字面上看,這首詞全是白話,沒什么難懂的地方。“亸”字似乎不大常見,但那是唐宋時代常用的字。這里是用“亸”字來形容花開很多壓得枝條下垂的樣子。
全詞通俗易懂,感情顯得直率。但其中不但包含著某種哲理,也包含著況蕙風所說的那種“郁勃久之,有不得已者出乎其中”的詞人的固執。
“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亸”連用了兩個“花”,口吻里充滿了對花的喜愛和對春天的珍惜。一年之中只有一個春天,人的一生也只有一個花季。對花的熱愛與珍惜也就是對人生的熱愛與珍惜。凡是對人生愛之深,望之切的人,內心常常懷有一種恐懼感,深恐虛度了這只有一次的人生“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
因此,在花季將盡之時才有了這樣一副狂態“勸君莫厭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臥”。這種狂態,既不同于“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放之狂,也不同于“一日看盡洛城花”的浮躁之狂,倒有些近乎杜甫“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的深悲隱痛之狂。為什么會這樣,結尾兩句作了解釋“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這兩句,令人聯想到西方哲學家所說的,“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
王國維。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我國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
有所思。明代。周旋。 悲風起高樹,陰云蔽朝陽。伊人在天末,地遠道路長。駕言欲相就,車敝馬玄黃。秋深氣愈厲,孤雁正南翔。爰附尺素書,以寄我衷腸。飛高影漸沒,蹙刺心內傷。
春日郊行。唐代。王翰。 林外鳩鳴客夢殘,起來隨意岸青綸。春深池面生新水,晚霽云頭露遠山。野寺秾花飛蛺蝶,高岑喬木囀綿蠻。杖挑二百青錢在,擬買村醪一醉還。
贈俞隱居。明代。祝允明。 水南雉市萬塵趨,水北還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節,百篇華賦馬相如。心拋世俗爭為事,手錄時賢未見書。欲繼姓名高士傳,怕君嫌我近睢盱。
辛亥三月薄游臺灣主霧峰之萊園獻堂三兄屬題園中名勝得十二絕句 其三 考槃軒。清代。梁啟超。 久分生涯托澗薖,齏鹽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銷磨盡,風雨中宵一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