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eldset id="m4sos"><tbody id="m4sos"></tbody></fieldset><fieldset id="m4sos"><tr id="m4sos"></tr></fieldset>
    <samp id="m4sos"></samp>
  • <bdo id="m4sos"><pre id="m4sos"></pre></bdo>
  • <center id="m4sos"></center>

    點絳唇·長安中作

    點絳唇·長安中作朗讀

    沙際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

    渺渺吟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

    譯文

    在水邊,春天歸來了,綠紗窗輕輕的吟唱著長留春在的歌。春在何處?落花紛飛,鶯燕無語。

    情意綿遠的抒發我內心的情懷,卻只見樹木在朦朧的煙中。日下西樓,獨剩下簾外的細雨,怕是只能在夢中去尋找春的蹤跡。

    注釋

    點絳唇:詞牌名。此調因梁江淹《詠美人春游》詩中有“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唇”句而取名。雙調四十一字。上闋四句,從第二句起用三仄韻;下闋五句,亦從第二句起用四仄韻。《詞律》認為,上闋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聲,“作平則不起調”。但亦有作平起調者。又有《點櫻桃》、《十八香》、《南浦月》、《沙頭雨》、《尋瑤草》、《萬年春》等異名。

    沙際:沙洲或沙灘邊。

    綠窗:綠色紗窗。指女子居室。

    渺渺(miǎo):悠遠的樣子。

    吟懷:抒發情懷。

    漠漠:迷蒙的樣子。

    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

    點絳唇·長安中作創作背景

      元好問十九歲時,隨叔父官隴城(今甘肅天水),因參加秋試,在長安住過八九個月;二十一歲時扶叔父喪由隴城還鄉里,其后未再到秦中。此詞大約作于公元1208年(金章宗泰和八年戊辰),是年元好問十九歲,他面對長安春色,有感而發。詩中曰“二十”,蓋舉其成數。

    參考資料:

    1、唐圭璋等著 . 《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2392-2393頁

      詞中沒有著意渲染殘春景色,而是旁處落筆,側筆取妍。

      起句“沙際春歸”,語似直露,而畫面見于文字之外。之所以說說春從水邊歸去,北宋詩人蘇軾的《春江晚景》中所說:“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也就是說,春來之時,柳樹發芽,楊柳青青,而春歸之時,柳絮飄飛,隨水而去。真有唐代詩人韓愈在《晚春》中說的“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最終卻是“花落有意隨水流,流水無心戀落花”。這里就表現出了殘春時節凋落的花瓣隨著流水飄去的景象。故吟詠“沙際春歸”四個字,乃覺無字處有意,空白處皆是畫。次句“綠窗猶唱留春住”,詩思奇妙。不說自己思春、戀春,卻說旁人春歸而不知,猶自癡情挽留。詞牌有《留春令》,綠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許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過是作者設置的一種境界,借說綠窗少女的歌聲以表達自己惜春的情懷。這是詞體幽微宛轉處,作者掌握和運用得很成功。“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二句,熔鑄前人詞中意象,而翻進一層。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王安國的《清平樂》:“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黃庭堅《清平樂》:“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上述諸作,或問花,或問鳥,不論是落花還是鶯啼,總還有點春天的影子。在這首詞中,不僅是問而無答,乃更無可問訊。“花落鶯無語”,春光老盡,連點聲息都沒有了,更能體現“春意已盡,無可尋覓”的意境。

      詞人對春天是無限的眷戀的,也是沒有放棄才對春的追求。所以,下片詞人接著寫道:“渺渺吟懷,漠漠煙中樹。”“渺渺”即悠遠的樣子。意思是說,滿腹情懷遠望尋覓,滿眼所見是霧氣沉沉中隱隱約約的樹林。這里,詞人化用了南北朝時期著名詩人謝眺《游東田詩》中“遠樹暖阡阡,生煙紛漠漠”的詩意。詞人極目遠望,不見春之蹤影,只見霧氣沉沉中的樹影,心中無限惆悵。于是,詞人寫道:“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西樓”也許就是在西邊的一座樓,也許就是一座樓的名稱,在詩詞中經常用到,也許就是一種情懷的表現。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的“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煜的《相見歡》中寫道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他們都有用了“西樓”,但各自有不同的情懷。元好問這里的意思是說,尋春無果,只有在日暮上西樓,在隔簾聽雨中求得好夢,在夢中去尋覓了心中的春意。特別是最后“夢里尋春去”一句很有用意的。夢境本來是虛幻的,可詞人偏偏要到夢中尋覓。從這里,我們不但感覺到詞人對尋春的執著與對春的深情,而且也能感受到詞人即使傷春,也沒有那么失望,那么感傷,畢竟是在“長安中作”,比起“悲秋”來,感覺還是要溫和多了。結句“夢里尋春去”,語淡情深。現實之春確已逝去,而詞人不作絕望頹唐之想,還要到夢境中去追尋。這種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也正反映了詞人年輕健康的心理情緒。

      該詞在藝術特色上,語淺意深,意蘊深厚。側面落筆,盡情抒寫。以夢結尾,提升境界。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元好問朗讀
    ()

    猜你喜歡

    腹中如亂絲。憒憒適得去。愁毒已復來。

    ()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

    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

    可憐巴馬蔽黃塵,夷兇剪亂遂為陳。已知同泰終危國,何事莊嚴又舍身。

    始興王子興勞苦,刺閨投石夜頻頻。妄希泰伯為三讓,錯認姬公乃世臣。

    ()

    領得溈山笑里刀,方知不枉到明招。

    元來樹倒藤枯后,了得三年五載燒。

    ()
    釋妙聲

    故國江山入莫秋,煙波留與后人愁。古今不預興亡事,只有滄浪獨釣舟。

    ()

    柳邊池閣。晚來卷地東風惡。人生不解頻行樂。昨日花開,今日風吹落。

    楊花卻似人飄泊。春云更似人情薄。如今始信從前錯。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女同久久|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狠狠久久综合|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久久99毛片免费观看不卡|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香蕉aa三级久久毛片| 久久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97视频久久久|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