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角一聲草木哀,云頭對起石門開。
朔風邊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shù)來。
但使雕戈銷殺氣,未妨白發(fā)老邊才。
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登盤山絕頂。明代。戚繼光。 霜角一聲草木哀,云頭對起石門開。朔風邊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shù)來。但使雕戈銷殺氣,未妨白發(fā)老邊才。勒名峰上吾誰與,故李將軍舞劍臺。
北國秋末,霜天曉角,草木似乎都為之震驚悲哀。盤山頂上云頭相對升起,石門也好像敞開了。
在北風中喝著邊地的薄酒也沒能喝醉,無數(shù)的寒鴉,在風掃落葉中紛紛飛來。
只要能用武力制止外敵入侵,消除戰(zhàn)爭的禍根,情愿終生到老戍守邊疆。
對有功的名將應刻石勒銘,誰有這樣的資格呢?只有像名將李廣、李靖這樣制止外敵入侵的英雄,才配享有這種榮譽。
盤山:小名,又名盤龍山,在薊縣西北。
角:古時軍中的一種樂器。
石門開:兩峰對峙,中間如開著的石門。
虜(lǔ)酒(邊酒):邊塞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釀制的酒。
玄戈(雕戈):鐵戈,泛指兵器。
老邊才:終生守邊的將士。
吾誰與:誰是我取法的榜樣。
舞劍臺:盤山上有李靖舞劍臺。
參考資料:
1、丁國成,遲乃義.中華詩歌精萃下: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11:1689
2、遲趙俄.古詩百首賞析: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99.08:194
該首詩大致作于明神宗萬歷二年(1574)前后。戚繼光在東南沿海蕩平倭患之后,北調(diào)京師,總理薊州、昌平、保定練兵事務。后任總兵,鎮(zhèn)守薊門,積極修防備戰(zhàn),嚴明軍紀,屢次擊敗來犯之敵。戚繼光于南方平定倭寇之患后,在薊州守邊時便寫下了該首詩 。
參考資料:
1、傅德岷.中國華詩詞鑒賞辭典:湖北辭書出版社,2005.01:197-198
詩篇前四句寫山上景色。詩人登上盤山之巔,耳邊傳來軍營之中的聲聲號角回蕩在山間,漫山的草木為之肅然。望著那山頭上的片片白云,隱約顯現(xiàn)出對峙的山峰,猶如洞開的石門巍然屹立。颯颯北風徐徐吹來,送來邊地醇美的酒香。這酒再香,也不會使詩人陶醉,而使詩人為之傾倒的是那片片的落葉,無數(shù)的歸鴉,深秋的景色,壯麗的山河。
詩篇后四句抒情壯志。作為一個將領,要如何來保衛(wèi)這大好的河山。詩人立下誓愿,只要緊握手中的武器,制止外敵的進擾,即使是白發(fā)蒼蒼守邊到老,也就了卻他赤膽忠心報效國家的意愿。前人在山上刻石留名的人不少,其中最值得作者稱贊的是唐初名將李靖,他一生征戰(zhàn)南北為困立功,后人為紀念他,在山上筑有舞創(chuàng)臺,他是作者效法的榜樣。
全詩寫情抒景,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自然得體。詩人用“霜角”、“朔風”、“落葉”、“歸鴉”等詞,描繪出深秋的景色,靜中有動,聲色俱存,襯托出邊境晏然的一派和平景象。“但使雕戈銷殺氣,未妨白發(fā)老邊才”是全詩的傳神之筆,也是為后詩傳誦的名句絕唱。當時詩人正直年富力強,施展抱負的時候,登高遠望,心曠神怡,萬物容于胸中,欣然命筆于紙上,故表現(xiàn)在詩篇中境意開闊,形象鮮明,格調(diào)高昂,氣勢磅礴。讀來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之感,使人奮發(fā)向上。詩人雖身為武將,但在這首詩里,反映了他在文學方面的詩藝造詣。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次鎮(zhèn)江守曾宏甫見寄韻。宋代。曾幾。 一別高明去,頻為瘴癘侵。連滄公境界,橫碧我山林。夜雨思同夢,秋風辱寄音。他年如衣錦,畢世莫分襟。
渡頭惡天兩岸遠,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qū)向前,
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嚙尸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
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
相和歌辭。公無渡河。唐代。王建。 渡頭惡天兩岸遠,波濤塞川如疊坂。幸無白刃驅(qū)向前,何用將身自棄捐。蛟龍嚙尸魚食血,黃泥直下無青天。男兒縱輕婦人語,惜君性命還須取。婦人無力挽斷衣,舟沉身死悔難追。公無渡河公自為。
中巖封崇寺。宋代。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shù)層。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摘芳詞·鶯聲寂太平時。。宋一鴻。 良夜迢迢低玉繩,望雙星。羅衣偷卸若為情,細叮嚀。拗住銀鉤紅燭背,悄無聲。是何意態(tài)意怦怦。問卿卿。
答真陽周紹稷。明代。皇甫汸。 滇徼辭官老更休,河陽試宰仕初優(yōu)。春前剖鯉傳書至,天上乘鳧佇舄游。想見儀容勞北海,猶聞涕淚灑西州。茂陵遺草君收取,他日應逢使者求。
題張叔平紅崖碑后。清代。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縮本、贗木相離支,懷古徒興三代悲。何君不畏艱與危,何君不憚熊與羆。崖懸萬仞身懸絲,陰氣肅肅砭人肌。捫蘿擗虺右手胝,摹拓豈任庸奴為。風神號怒山神私,忽躍忽叫交奔馳。奪其所寶心怨咨,旁人亦道君是癡。謂以性命博文辭,君方驚定神怡怡。大呼武侯報以詩,詩所難寫記補之。柳公、謝公筆淋漓,仿佛如見磨礱斷壁揮毫時。此圖二丈如披帷,張之老屋氣漫彌。毒龍猛獸相撐持,金仙蠻鬼雜怒嬉。日輪月殿云垂圍,大圈小圈光陸離。云黃海黑風凄其,長畫短畫盤蛟螭。陰陽萬象供爐錘,觀者揖君相叫噫。或疑或喜或眥睢,口量手揣心是非。謂是好古鄒君叔績不及知,可憐甘受世人欺。吁嗟乎,可憐甘愛世人欺,豈獨石鼓銘文岣嶁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