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慶庵寺桃花。宋代。謝枋得。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當(dāng)年的桃源人為了避秦之亂,找到這么一個男耕女織的佳地,但他們沒有年歷記載,只是看到桃花盛開,才知道是新的一年來到了。
倘若我住在桃花源里,就一定不讓桃花瓣落入溪水之中,隨水流出,為的是怕再有打漁人見到水中桃花,隨水找到洞口進(jìn)來啊!
庵:古時的廟的名稱,和尚住居為廟,尼姑居處為庵;亦有把文人的書齋稱為庵的。
桃源:指晉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中的地方。故事說,有打漁的人順?biāo)械奶一ǎ业皆吹亍S蓻s洞口入桃花源,另是一番世界。
桃紅:桃花開放。
遣:讓。津:渡口。這里進(jìn)入桃花源的洞口。
處于南宋末年的謝枋得,對于當(dāng)時的現(xiàn)實生活有著較為深刻的體會。統(tǒng)治者花天酒地,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而勞動人民卻動蕩之中,過著艱辛的日子。詩人見到慶金庵的桃花盛開,并沒有引起他觀賞的興起,而是從桃花源流水,聯(lián)想到了桃花源這個理想中的地方。詩人由此落筆,馳騁想象,寫下了這首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絕句。首句從桃花想到陶淵明筆下的桃源,并用一“尋”字寫出是“避秦”的好地方。他們長期生活在這里,歡度著幸福的年月,無憂無慮,連后來的漢及魏晉這些朝代都不知道,自然更會知道神州又經(jīng)過盛唐、二宋這些年代了。他們是如何計算歷法呢?“桃紅又是一年春”,是靠桃樹開花,才知又是一年。雖寫得是計算歷法的方法,但表達(dá)的詩意卻遠(yuǎn)不僅如此,而是更進(jìn)一步形容了這個美妙的絕俗之地。三四兩名在,作者又從實景出發(fā),“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桃花一開,萬一隨流水出洞口,再有漁人發(fā)現(xiàn)怎么辦呢?如果我在那里,就決不會讓桃花落入水中。詩人發(fā)揮豐富的想象,表達(dá)對桃源的向往。當(dāng)然,這種桃源佳景,只是向往而已,當(dāng)時世上除了南宋政權(quán)處于風(fēng)雨飄搖之中,人民過著動蕩不定生活,哪還有這樣的樂園呢?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jìn)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dān)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xué)通“六經(jīng)”,淹貫百家,帶領(lǐng)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
謝枋得。 謝枋得(1226~1289年):南宋進(jìn)士,江西信州弋陽人,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擔(dān)任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xué)通“六經(jīng)”,淹貫百家,帶領(lǐng)義軍在江東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國,作品收錄在《疊山集》。
鼎湖龍遠(yuǎn),九祭畢嘉觴。遙望白云鄉(xiāng)。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導(dǎo)引·鼎湖龍遠(yuǎn)。兩漢。佚名。 鼎湖龍遠(yuǎn),九祭畢嘉觴。遙望白云鄉(xiāng)。簫笳凄咽離天闕,千仗儼成行。圣神昭穆盛重光。寶室萬年藏。皇心追慕思無極,孝饗奉烝嘗。
照水聯(lián)句。南北朝。何遜。 插花行理鬢。遷延去復(fù)歸。雖憐水上影。復(fù)恐濕羅衣。臨橋看黛色。映渚媚鉛暉。不顧春荷動。彌畏小禽飛。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
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qiáng)擲梟盧。
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戲贈樂天、復(fù)言(此后三篇同韻)。唐代。元稹。 樂事難逢歲易徂,白頭光景莫令孤。弄濤船更曾觀否,望市樓還有會無。眼力少將尋案牘,心情且強(qiáng)擲梟盧。孫園虎寺隨宜看,不必遙遙羨鏡湖。
迎大年椿上人不值暮歸偶成。元代。丁鶴年。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rèn),風(fēng)簾竹影月窗梅。
水調(diào)歌頭 記夢。明代。汪洋。 海氣迫虛渚,蚌吐冷光丸。暗潮攜我何處,云勢欲成山。長懼陰崖阻隔,俯首冰弦彈折,往事不堪憐。一掬蒼茫意,休郁兩襟邊。天水合,星河沒,起高寒。卻笑遺世無計,攬鏡看經(jīng)年。又悔身臨巨壑,忽有驚飆吹落,月倚碧天圓。西牖鳴征鐸,聊慰在人間。
次韻伯承見簡探梅之什且約人日同游城東。宋代。張栻。 江湖漫浪歲年晚,雖有梅花誰寄遠(yuǎn)。城中可人獨吳郎,不惜日力供往返。東郭枝頭玉雪明,下有清淺溪流橫。新春好趁花前約,莫待飄零空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