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適野,巷無服馬。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叔于田。兩漢。佚名。 叔于田,巷無居人。豈無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無飲酒。豈無飲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適野,巷無服馬。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叔去打獵出了門,巷里就像沒住人。難道真的沒住人?沒人能與叔相比,那么英俊又慈仁。
我叔出門去打獵,巷里無人在飲酒。真的沒人在飲酒?什么人都不如叔,那么英俊又清秀。
我叔騎馬去野外,巷里沒人會騎馬。真的沒人會騎馬?沒人能夠比過他,確實英俊力有大。
叔:古代兄弟次序為伯、仲、叔、季,年歲較小者統稱為叔,此處指年輕的獵人。于:去,往。田:同“畋(tián)”,打獵。
巷:居里中的小路。
洵(xún):真正的,的確。仁:指溫厚,慈愛。
狩:冬獵為“狩”,此處為田獵的統稱。
飲酒:這里指燕飲。
好:指品質好,性格和善。
適:往。野:郊外。
服馬:騎馬之人。一說用馬駕車。
武:英武。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53-155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56-157
此詩的主旨背景,古今因對“叔”一詞特指與否的不同理解,而明顯地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叔”是特指鄭莊公之弟太叔段(共叔段)。另一派認為“叔”非特指。今人多認為是贊美一位青年獵人的詩。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53-155
2、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156-157
在《詩經》三百篇中,《鄭風·叔于田》并不是很引人注目的篇章,但若論其藝術成就,此詩當可與那些最優秀之作相頡頏。詩分三章,純用賦法,但流暢諧美中有起伏轉折,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則與假比興曲筆描寫者異曲同工,難分軒輊。它的成功之處,除了運用《詩經》中常見的章段復沓的布局外,還在于運用設問自答、對比、夸張的藝術手法。
章段復沓,是《詩經》中最重要的結構特點。《鄭風·叔于田》三章句式結構全同,與其他采用復沓結構的《詩經》篇章一樣,有一種回環往復的音響效果,同時也因為復沓而起到了一種加深印象的效果。而這種復沓是有變化的復沓,各章各句替換幾個字,既保持韻律感,又深化了主題。實際上,拿現代音樂術語來解說,此詩正是一首分節歌,而“不如叔也”一句則是唯一的一句副歌歌詞。
章句復沓,自然算不上是《鄭風·叔于田》一詩的專利,但設問自答、對比夸張則是其獨具個性的特色。各章第二句“巷無居人”“巷無飲酒”“巷無服馬”,第三句“豈無居人”“豈無飲酒”“豈無服馬”,第四句“不如叔也”,第五句“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相互間有這樣的邏輯關系:第二句否定,第三句反詰,第四句作答,第五句述因,通過自問自答,將“洵美……”“不如……”“巷無……”(真的既英俊又……,人們都不如他,因此巷里沒有人……)這樣的正常順序作一轉換,頓覺奇峰突起,余味曲包。吳闿生《詩義會通》說:“案,故撰奇句而自解釋之,文章家之逸致也。”對此妙筆青眼有加。這一設問自答的手法,實際上源出周人對商人占卜貞問的甲骨刻辭的著意摹仿。在甲骨卜辭中,因求問神靈需將正反兩種結果都記刻于龜甲上,請決于神判,便產生了此類句法的濫觴。此詩中,一正一反,直陳與疑問并舉,主要就在于以“突奇峭快”(陳震語)的筆墨引出下文“不如叔也”,這一結論。而“巷無居人”、“巷無飲酒”、“巷無服馬”的夸張描寫,則將眾人“不如叔也”的平庸與“叔”“洵美且仁”(“且好”、“且武”)的超卓兩者間的反差強調到極致。而通過居里、喝酒、騎馬這樣的生活細節來表現“叔”的美好形象,也很有人情味,有較強的煽情作用。詩的末句在“不如叔也”一句已將主要內容交代完畢之后逸出一筆,不僅使主題更為充實,也使對“叔”的夸張描寫顯得有據可信。
送胡公疏之金陵。宋代。梅堯臣。 綠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飛輕鳥翮。瓜步山傍夜泊人,石頭城邊舊游客。月如冰輪出海來,江波千里無物隔。自古有恨洗不盡,于今萬事何由白。依稀可記鮑家詩,寂寞休尋江令宅。楊花正飛鮆魚多,食膾舉酒謝河伯。但令甘肥日飽腹,誰用麒麟刻青石。去舸已快風亦便,寧同步兵哭車軛。
感事。。吳未淳。 鷸蚌相持急,漁夫兩獲之。圣心不務德,人意況多私。生死忍相假,榮名恥所期。寄言奮翮者,防有翼傷時。
歲末自嘲二首 其二。。錢之江。 一方丘壑力能專,短杖芒鞋適所便。偶遇畸人足清話,再臨明鏡各華顛。忘筌坐悅鳣鮪發,抉目待看陵谷遷。翻笑平生骨相俗,不堪顧影病梅前。
龍澤驛逢錢使君。。嚴嵩。 袁山借寇何由得,鄱水逢君本未期。為政風流應兩郡,懷人云樹總多時。滄江暮雨維舟楫,古驛殘花對酒卮。知己難同嘉會少,孤帆欲別更遲遲。
風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
癸巳九月朔日與貽柏漫堂暮闌薇室夜飲海陵分韻得覓。。秦鴻。 風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燃此電炬照斯堂,燭此數子如孩嘻歒赥。壺觴共引祛霜風,座中暫卸鞍韉靮。且談且笑數巉巖,一杯頓泯確與壢。眸炯炯兮心生文,人其車乎詩素簚。詩者人生自醞之,毋庸身外窮搜覓。為汪洋兮淼浩茫,為灘瀨兮涓且濗。豈慚河伯觀海若,吾之面目須自覿。中心磐石白宜堅,幽如深谷擯扃鼏。橐龠鼓蕩兮灶陘突,乃有其詩騰煙兮搶攘復趯趯。耽詩久已技例窮,繞頸累累如瘰疬。天賚迷盳莫可祈,仢約倏忽無從繴。卻看檐滴凹瓴甋,既愨勵兮靈乃吊。或如填膺冰炭日脅鬩,或如中夜戍烽陡鼓鼜。煢煢獨立兀滄溟,運命焉須巫與覡。詩因作質各繽紛,珊瑚玳瑁雜?鼊。吁嗟于時正囂囂,蔽空嗢噦惟螇蚸。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