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明光先一年已寫成此詩上聯二句,久思不得下聯。次年中秋,再得下聯二句。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示慶。此時,正值南唐先主李昪欲登基,忽夜半寺僧撞鐘,滿城皆驚。天亮查問,欲斬撞鐘者。明光到案后,稟知玩月得詩,并誦此詩,先主聞而甚喜,釋之而去。這首詩明明是描繪中秋之夜,月上中天的美景,李昪附會成為慶賀自己受禪登位而作,引為祥兆,純屬巧合。不過,詩寫得也的確很有聲勢,大氣磅礴,不失為大手筆。
酬臥云。宋代。劉木。 美人隔云水,廣永幾千里。白日有沒時,相思無窮已。夜雨翳燈花,涼風折窗紙。披衣不能寐,拒待聞雞起。從來志士腸,高若雪山峙。豈不念摧折,藉此可憑恃。蔓草委地滋,孤松插天起。咸若知我深,贈言故及此。
水龍吟 戊申燈夕,云間城中作。元代。邵亨貞。 兵余重見元宵,淺寒收雨東風起。城門傍晚,金吾傳令,遍張燈市。報道而今,依然放夜,縱人游戲。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亂,經行處、無歌吹。太守傳呼迢遞,謾留連、通宵沈醉。香車寶馬,火蛾面繭,是誰能記。-猶有兒童,等閑來問,承平遺事。奈無情野老,聞燈懶看,閉門尋睡。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三。明代。王廷陳。 筑室清溪曲,為園古道傍。苔痕侵戶牖,云色上衣裳。牧笛依青草,漁舟隱綠楊。偶然幽興愜,搔首放歌長。
題盧益脩畫水仙花。元代??戮潘?。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