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之方中,作于楚宮。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降觀于桑。卜云其吉,終焉允臧。
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淵。騋牝三千。
鄘風(fēng)·定之方中。兩漢。佚名。 定之方中,作于楚宮。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降觀于桑。卜云其吉,終焉允臧。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淵。騋牝三千。
定星十月照空中,楚丘動土筑新宮。度量日影測方向,楚丘造房正開工。栽種榛樹和栗樹,還有梓漆與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臨漕邑廢墟上,把那楚丘來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測量山陵與高岡,走下田地看農(nóng)桑。求神占卜顯吉兆,結(jié)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間下已停,吩咐駕車小倌人。天睛早早把車趕,歇在桑田勸農(nóng)耕。他是正直有為人,內(nèi)心充實又深沉。良馬三千多如云。
定:定星,又叫營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宮室。于:古聲與為通,作為之意。 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縣東、濮陽西。
揆(音葵):測度。日:日影。
榛、栗、椅、桐、梓、漆:皆木名。椅,山桐子。
虛(音區(qū)):一說故城,一說大丘,同“墟”。
堂:楚丘旁邑。景山:大山。京:高丘。
臧:好,善。
靈:善。零:落雨。倌:駕車小臣。
星言:晴焉。夙:早上。說(shuì稅),通“稅”,歇息。
匪:猶“彼”。直:特也。秉心:用心、操心。塞淵:踏實深遠。
騋(音來):七尺以上的馬。牝(音聘):母馬。三千:約數(shù),表示眾多。
參考資料:
1、《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96-97頁
此詩當(dāng)作于衛(wèi)文公的晚年或死后,是追敘當(dāng)時情事,具有史詩性質(zhì)。它與《大雅·公劉》寫周人先祖公劉帶領(lǐng)周民由邰遷豳時相地形、建京邑、治田地等頗相類。這篇風(fēng)詩意在歌功頌德,稱頌的對象則是衛(wèi)文公。
參考資料:
1、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96-99
2、王秀梅 譯注.詩經(jīng)(上):國風(fēng).北京:中華書局,2015:98-101
此詩分三章,每章共七句。首章寫在楚丘營建宮室。古代科學(xué)技術(shù)還比較原始,建造宅邸需要定向,只能依靠日星。定星每年夏歷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黃昏時分出現(xiàn)在正南天空,與北極星相對應(yīng),就可準(zhǔn)確測定南北方位。至于東西,揆度日影也可確知。又十月后期方屆農(nóng)閑,嚴寒尚未至,古人于此時修宮筑室,自是相當(dāng)科學(xué)。至于栽種樹木,古代在宮殿廟宇建筑旁需植名木,如“九棘”“三槐”之類,也有一定規(guī)定。楚丘宮廟等處種植了“榛栗”,這兩種樹的果實可供祭祀;種植了“椅桐梓漆”,這四種樹成材后都是制作琴瑟的好材料。古人大興土木兼顧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這對今天也是一種啟發(fā)。“爰伐琴瑟”,很有意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立國之初就考慮到將來能歌舞升平,琴瑟悠飏,可見深謀遠慮與充滿自信,非茍且偷安者比,由此讓人品嘗出詩中隱寓的褒美之意。首章寫的是群體勞動,那樣的科學(xué)規(guī)劃,那樣的緊張有序,那樣的自豪自信,在頗為整飭而略帶進行曲色彩的詩行中,讀者仿佛觸摸到了衛(wèi)人重建家園時那種明朗而又熱烈的歡快脈搏??墒?,人們不可能自發(fā)盲目勞作,也不可能群龍無首,這一大規(guī)模工程究竟由誰擘畫和領(lǐng)導(dǎo)的,由此造成小小懸念,自然折入二章的倒敘緣由,章法安排上具有跌宕之勢。
二章追敘衛(wèi)文公卜筑楚丘的全過程。全過程包括二個層次:盡人事,敬天命。前五句為盡人事,先是“望”,后是“觀”。望是登高遠望,登上漕邑故墟,眺望楚丘?!巴钡闹貜?fù),說明端詳?shù)脴O其細致,慎重而又慎重。此外。還考察了附近的堂邑和高高下下的大小山丘。這顯示文公有豐富的堪輿風(fēng)水知識?!坝^”是降觀,下到田地察看蠶桑水土,是否宜耕宜漁。這都是有關(guān)國計民生的根本大計,作為賢君自然不會疏忽。這五句從“登”到“降”,從“望”到“觀”,全景掃描,場面宏遠,在廣闊雄偉的背景上刻劃了既高瞻遠矚又腳踏實地的文公形象。最后兩句寫占卜,經(jīng)“天意”認可,人事才算定局,它有助于今天讀者認識古代歷史。
與二章大刀闊斧手筆迥不相侔,三章卻于細微處見精神。三章寫文公躬勸農(nóng)桑。“好雨知時節(jié)”,有一天夜里春雨綿綿滋潤大地,黎明時分天轉(zhuǎn)晴朗,文公侵晨起身,披星戴月,吩咐車夫套車趕往桑田。這幅具體的細節(jié)描寫圖,要傳達的信息也不言而喻:文公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親自前往勸耕督種。由小見大,文公平時夙興夜寐勞瘁國事的情景,都不難想見。
三章的最末三句是全篇的結(jié)穴,揭出題旨:他可不是平庸的一般的人,他的用心是多么的實在多么的深遠??!全詩敘事,都用賦的手法,從賦中讓人品味出贊頌的韻味?!胺酥币踩?,秉心塞淵?!倍潆m然也是賦,卻有更多的抒情色彩。由于文公“秉心塞淵”,崇尚實際,不繁文縟節(jié)做表面文章,才使衛(wèi)國由弱變強。一、二、三章的所有敘寫,無不圍繞“秉心塞淵”而展開。
詩末句“騋牝三千”,好像與全詩內(nèi)容風(fēng)馬牛不相及,其實是構(gòu)成一種因果關(guān)系。上述卜地、筑宮、興農(nóng)種種是因,此句是果。兵強馬壯,常體現(xiàn)一國的富強,在文公治理下,衛(wèi)國確實日臻富強?!对娊?jīng)原始》也高度評價文公治衛(wèi),稱其“不數(shù)年而戎馬寖強,蠶桑尤盛,為河北巨邦。其后孔子適衛(wèi)猶有庶哉之嘆,則再造之功不可泯也”。
雁不堪聞,雞還無用。五更風(fēng)里銀釭凍。紙窗猶道月光明,羅衾祇覺春寒重。
玉樹朝新,雕輪曉動。馬蹄踏破瓊瑤巷。江南已是牡丹時,并門尚作梨花夢。
踏莎行 三月初五日宿彭善村,夜雨寒甚,曉起雪積寸許,因賦。清代。樊增祥。 雁不堪聞,雞還無用。五更風(fēng)里銀釭凍。紙窗猶道月光明,羅衾祇覺春寒重。玉樹朝新,雕輪曉動。馬蹄踏破瓊瑤巷。江南已是牡丹時,并門尚作梨花夢。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fēng)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
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dāng)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
題李衛(wèi)公待渡圖。清代。李鍇。 太原公子方隸軍,藥師卻渡黃河津。津頭蕭蕭風(fēng)雪暮,亦是尋常行路人。驚龍怒虎易形似,難畫英雄當(dāng)此際。常山太華隱欲動,千尺光芒垂至地。短衣長劍奇仿佛,妙處胸中如有物。赤云敢擊天子氣,黃金待鑄通侯骨。嗚呼丈夫古來抱奇詭,宛轉(zhuǎn)幾人巖下死!射鉤倘惡晉公子,驊騮又死鹽車底。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
云藏網(wǎng)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nóng)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從狩武岡和胡學(xué)士韻二首。明代。楊士奇。 丹崖翠嶺接岧峣,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云藏網(wǎng)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nóng)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寄題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樂樓。宋代。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安心已得安身法,樂土偏令樂事多。千里筠陽猶靜治,還家一笑定無他。
次韻學(xué)士兄秋初 其三。宋代。李彌遜。 葉葉彫梧陣陣風(fēng),疏云全放月華濃。故人不寄江頭信,看盡飛鴻斷復(fù)縱。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鶯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城東行事去李簡夫甚邇可以卜見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戲為歌馳寄。宋代。彭汝礪。 故人咫尺水東頭,我欲見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靜對鶯花留。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霧密鎖城上樓。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濡須南池水中洲,脫帽散發(fā)尋漁舟。夕陽扶欄持釣鉤,白蘋風(fēng)起寒颼飗。別來紛紛幾春秋,彼此待盡棲林丘。滴淚落水東爭流,肺肝雖大不容憂。殘息乃復(fù)如懸疣,得官相望真如囚。李夫子,借使復(fù)得把酒與子飲,其樂還如昔時不。我今鬢發(fā)已絲志已偷,力不能前鈍如牛。泡浪亦悟吾生浮,尚壯欲以華簪投。日月逐逐同傳郵,何用自與身為矛。我歌草草子須酬,欲讀子歌銷我愁。